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政治经济学的习近平范式(3)

核心提示: 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其中最为活跃的部分。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到习近平,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政治经济学的重视是一脉相承的。

以供给侧改革为例

政治经济学的习近平范式,有着马克思主义的渊源和传承,又植根中国的传统智慧,而不是照抄照搬西方经济学的流行概念。这一点常为人所忽视。

例如最近几个月来,习近平同志大力倡导“供给侧改革”。当“供给侧改革”成为热词,在学界和媒体中,一些人联想起西方经济学的“供给学派”,甚至理解为里根或撒切尔夫人经济政策的某些借用。但是,如果我们重温马克思的重要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就会发现:生产的首要性和生产的决定作用,原本就是其中的一个基本思想。没有生产的发展作基础,分配、交换、消费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马克思阐述的生产对分配、交换、消费具有决定作用(后几者对于生产亦有反作用)的思想,是唯物史观的具体体现。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要深刻理解生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意义,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坚实丰富的物质基础。需求侧的问题固然存在,也是重要的,但更多是短期问题。立足长远,主要应从“供给侧”着力。在需求刺激的经济政策成为世界性顽症的今天,马克思主义的生产论断历久弥新,发人深省。而政治经济学的习近平范式,则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回应了历史与现实。

实际上,习近平主持起草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已经贯穿了“供给侧改革”的思想。最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现阶段关键点,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推而广之,要不断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投资有效性,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增强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改善。这个过程必然伴随市场机制的不断深化。

其实,这又何尝不是中国历代仁人志士的向往呢?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写道:“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1894年,孙中山曾上书李鸿章,亦总结提出了“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的经济主张。

我们的耳边不禁回响起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富有诗意的词句:“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政治经济学的习近平范式,广泛汲取国际经验,深入发掘本土素材;不仅有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渊源,也承载了数千年的中国梦想和智慧,更饱含着十三亿多人民的长久期盼。正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更兼中外之长。是立德、立功、更兼立言也。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研究员,中共中央编译局中国现实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首席专家)

【参考文献】

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李克强作重要讲话》,新华网,2015年12月21日。

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新华网,2015年12月22日。

责编/杨鹏峰 美编/李祥峰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
标签: 习近平   范式   政治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