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理论探索 > 正文

公共危机财政保障机制存在问题与对策(2)

一是美日两国为了确保公共危机管理中财政资金保障的到位而建立了相应的法律体系。美国日本都从法律上确认为公共危机事件提供财政保障的重要性,而随着公共危机事件新情况的出现,美国和日本都及时补充和完善法律法规。此外,两国在立法过程中都十分注重法律实施细则的拟定,确保法律具有可执行性。

二是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注重财政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协同合作。日本在2003年非典疫情应对中,就极为重视各个部门的合作应对,首先是加强机场检查,培训机场人员进行模拟救治演习,确定收治非典病人的特定医院,各级政府都加大对医院的财力、物力投入,确保医院能够进行救治,社会民间组织也在政府号召下编写非典宣传册等。这些部门的协同配合让日本顺利渡过了非典疫情时期。在这一过程中,不难看出各个部门的协作需要财政部门的支持。

三是形成以公共财政为主、社会力量为辅的共同应对危机模式。公共危机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等特征,政府的预防体系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需要号召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这样的应对体系更加有效,以便在公共危机发生时迅速组织起来发挥作用。如美国针对性的制定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工商业界、民间团体等社会力量参与到公共危机事件应对中,日本还给民间团体拨款补贴资助其进行应急演练。

加强我国应对公共危机的财政保障机制的策略

完善公共危机财政保障体制的法律体系。在立法方面,政府应该明确建立应对公共危机的财政保障法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有效的预防、控制和解决突发公共事件,并最大程度上降低它所带来的社会危害,保障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这一目标指导下,我国应该在宪法层面上来确立公共危机财政保障法律的基本原则,如在公共危机中,公民有权在受到损害时获得国家公共财政的救助,同时公民也有义务参与公共危机事件的解决;宪法还可以就应对公共危机的财政预算做出规定,明确财政分担的比例。宪法的有关规定对公共危机的财政保障机制建设具有总领性和指导性的作用,要想它得到贯彻实施,还必须制定具体的法律法规,在具体的财政保障性法律制定中,应该明确财政保障金来源、预算制度、保障资金监督制度等几个方面的问题,确保政策的贯彻落实。

建立我国公共财政保障机制。公共危机管理的财政保障机制应该包括预警、运行、应急、监督、跟踪五大系统。在预警系统建设方面,财政部门应该对预警的范围、等级差别、危机预判、紧迫性程度等有所明确,这样财政部门才能够根据情况做出相应的财政计划,使得拨付资金及时用于解决公共危机事件。在公共危机财政运行机制建设中,需要根据危机事件的种类组建不同的管理系统。公共危机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要求运行机制必须建立一个应急指挥系统,使之在短时期内就公共危机管理做出安排和统筹。公共财政的善后追踪机制主要包括灾后重建、资金补偿到位以及责任追查几个方面的内容。各个机制的相互配合和协调,才能够让财政保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建设公共危机救济物资保障机制。完善的救济物资保障机制能够大大减轻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的财政压力,但若每一地区都进行救济物资保障机制建设,又必然会给地方政府带来财政负担,且有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问题。因此,在公共危机救济物资保障机制建设上,可以采取地区协同合作的策略。首先,中央政府可以对救济物资建设做全面规划,防止地方政府出现重复建设现象;其次,地方政府要对专项救援物资和地区性物资储备进行管理;最后,国家应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救济物资保障机制建设中来,发挥民间力量,让物资迅速到达公共危机事件影响地区。

加强对财政保障金的监管。在我国的公共危机事件管理中,政府拨付的财政保障金被截留、挪用、贪污的新闻屡见不鲜,这让公共危机管理雪上加霜,为此我国应该建立一套财政保障金监管机制,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率。首先可以建立起财政保障金的绩效评估体系,这主要是为了规范财政保障金的预算、拨付、使用程序的规范,并据此评估结果,确保保证资金使用的合法、合理,政府还可以鼓励外部力量,如媒体等对用于解决公共危机的保障金使用进行监督。其次,政府也应重视财政资金审计工作的开展,审查保障资金的去向、使用额度等,对于多余的拨付金额应回收,对于贪污腐败现象要及时处理,追究责任。为了保障审计的公正性和透明性,可以邀请第三方独立审计机构对财政保障金的使用进行审查。最后,政府可以建立“危机—保障”预算制度,加强对保障金使用过程的管理。政府应该根据不同的公共危机事件制定不同的财政保障方案,如对那些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的公共危机事件,应由高一级政府来对财政保障金进行调配和统筹规划;对于那些小范围内的危机事件,可由当地财政部门提供财政保障支持。在危机事件爆发后,政府部门应该立即启动应急机制,根据事件特征来制定多种方案,权衡利弊,选择最优方案,这不仅能够将危机事件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还能够提高财政保障金的利用效率。

(作者单位:山东管理学院工商学院;本文系2015山东省重大财经课题“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ZDCJ-2015-29)

责编/丰家卫(实习)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对策   机制   危机   财政   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