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理论探索 > 正文

综合行政执法绩效评估制度体系构建(2)

绩效评估指标的设计增加了公众参与的因素。国外作为民主法治工作十分健全的社会,往往会注重公众参与的作用,认为公众的参与会使得相关工作开展的更为科学、合理和公正,政府绩效评估工作也不例外。多年以来,国外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中就大幅的增加了公众参与的因素,认真吸纳社会大众的意见和建议,并作为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方面。例如,加拿大针对政府绩效评估工作还进行了大范围的公众满意度调查,将提升公众的满意度作为政府绩效的重要目标。

绩效评估注重运用科学化的评估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国外十分注重绩效评估的科学化程度。在绩效评估中引入了量化技术、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的有关内容,使得政府绩效评估结果更加科学合理。例如,在政府绩效考核工作中广泛运用大数据的策略,可以为政府绩效评估获取更多更真实更全面的样本,使得绩效评估工作更为科学。我国的综合行政执法绩效评估工作目前还是运用传统的人力战术进行,还未结合量化技术、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先进的科学化评估技术进行评估。国外注重运用科学化的评估技术值得我们借鉴。

完善综合行政执法绩效评估的制度体系的对策建议

成立专门负责综合行政执法绩效评估的委员会。正如上文所述,我国的综合行政执法绩效评估工作缺乏统一的规划,主要原因就是没有一个专门负责综合性执法绩效评估的主体。因此,要想做好综合行政执法的绩效评估工作,一是要成立综合行政执法绩效评估委员会。该委员会应该是独立于综合行政执法主体的部门,可以由各级编制工作部门和政府监察机构牵头,由政府法制办、财政部门、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和审计部门等共同参与,代表政府对综合行政执法主体的绩效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该委员会具体负责制定综合行政执法绩效评估的方案、计划,同时指导下级综合行政执法绩效评估工作。二是扩大绩效评估参与的人员范围。参与绩效评估的人员范围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政府有关工作人员扩展到高校的教师、受综合行政执法影响最深的小商小贩、个体经营者等,使综合行政执法绩效评估更具科学性。③

加强立法,为综合行政执法绩效评估提供法制保障。立法是开展综合行政执法绩效评估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该项工作得以有效开展的法制保障。因此,我们的综合行政执法绩效评估需要借鉴美国、英国和日本的做法,注重走绩效评估制度化和法制化之路。一是制定《行政执法部门绩效评估实施办法》。要具体规定实施综合行政执法绩效评估的指导思想、评估的内容、方法、实效和运用规则等内容,使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做到有据可依。二是制定责任追究的规范性文件。绩效评估结果出来后,要利用好绩效评估结果,做到奖勤罚懒。这就需要我们完善一套完整的责任追究机制,制定责任追究的规范性文件。

运用大数据技术等先进技术,助力综合行政执法绩效评估工作。目前,各地正在推行效能政府建设,而大数据技术、信息技术等可以助力效能政府建设。具体到综合行政执法绩效评估中来讲,一是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完善电子政务建设,方便公众广泛参与综合行政执法绩效评估工作。例如,每年我们在开展绩效评估工作中,可以设计在线调查问卷,由社会大众自由填写有关内容,从而收集到公众对综合行政执法最全面、最真实的意见,为我们开展综合行政执法绩效评估提供最原始、最真实的依据。二是利用大数据时代的收集信息的便利,为绩效评估收集有关信息。大数据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系列的便利,经常与人们的行为、活动等紧密相连,也与综合行政执法主体的活动息息相关。绩效评估委员会可以对涉及综合行政执法的大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从数据上分析研判综合行政执法主体工作开展的效果。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

【注释】

①冯兆云等:“构建行政执法绩效评估体系探讨”,《江苏水利》,2007年第4期,第42~45页。

②詹国彬等:“基于BSC的城管行政执法绩效评估体系的构建”,《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第2~5页。

③周晓梅等:“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与构建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88~90页。

责编/丰家卫(实习)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行政执法   绩效   评估   体系   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