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环境治理措施虽有发展,但环境问题从来都不是印度政府的优先事项,民生和发展问题才是其重中之重
1984年12月3日发生的惨绝人寰的中央邦鲍帕尔联合炭化物厂毒气泄漏事件,当场杀死了3000多人,并造成无数人终生残废。这一事件唤醒了印度公众的环境意识,促使政府进一步改善环保立法的行政管理工作。1985年,印度联邦政府成立了环境和森林部,大多数邦政府成立了环保和相关机构。1986年11月,印度政府在颁布《环境保护法》后,随即开始执行一项保护环境的五点方案,其主要内容为:调查环境现状;评估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影响;控制污染和弥补环境所遭到的损害;在若干个大学内设置有关环保问题的研究机构;动员千万民众参与《1986年环境保护法》的实施。此后,印度政府开始采取立法手段控制生态环境的恶化,公布了《水(预防和控制污染)法》和《大气(预防和控制污染)法》。据《印度环境保护法》规定,对于违反该法有关规定的人员,可处以5年以下的监禁和10万卢比的罚款;对于继续违反有关规定者,其增加的罚款每天可达5000卢比;在判决后一年继续违反有关规定者,其监禁期限可延长至7年。
公众环境参与一直是印度环境和空气治理的一个部分,环境的利害关系也一直是印度传统思想中的组成部分,佛经和《奥义书》中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印度国民,而且印度政府也一直强调公众参与对于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印度现有一万多个涉及可持续发展的非政府组织(NGO),这些组织的范围涉及生态发展推广、废物管理、森林保护、生物多样化、扶贫脱困、卫生教育等诸多领域。
然而,印度的环境治理措施带有很大的发展中国家的特点,例如措施简单,制度设计不够严谨和周密,有令不行的现象也较普遍。印度的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印度市民和民间组织的广泛重视,官方机构也下了决心,要解决印度环境污染问题。但印度环境保护的主要困难在于城市人口密度太大,人口素质参差不齐,公众的环境意识薄弱,政府的措施执行力度不强,而且印度大量的贫民窟以及贫民窟人数的不断增长都增加了印度环保工作的难度。
印度的雾霾问题如此严重,但是很少看到外国媒体甚至印度国内的媒体进行大肆报道,也从未像中国这样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雾霾问题之所以没有受到广泛关注也没有得到有效治理,主要是因为环境问题在印度并非重点整治议题,环境问题从来都不是印度政府的优先事项。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以及正在崛起的新兴大国,印度目前面临的民生问题和发展问题才是其重中之重,电力供应问题、供水问题、工业发展等问题才是政府和民间关注的重点。
首先,缺电一直是印度挥之不去的痛,甚至有印度媒体自嘲说,停电已经成为印度很多城市的“生活方式”。在中国,已经很难想象停电烧煤油灯的情景了。但是在印度,全民用电却似乎还是遥远的梦想。而且近些年随着印度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更加凸显,缺电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难以想象。因此能够使用煤电已经是万幸,煤炭的污染问题还远远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况且目前印度的煤炭供不应求,其他燃料代替煤炭的进程也不顺利,因此归根结底,能源问题才是印度目前面临的重大难题。
其次,吃水难也是困扰印度政府和民众的主要问题。随着人口增长,工业飞速发展,印度正面临供水不足的问题。例如,新德里有350万人缺水,大多数市民家里每天只供水几个小时。
再次,印度处于工业化阶段,经济发展是第一要务。尽管随之产生的环境问题层出不穷,但是其优先程度显然不够高,还是要让位于经济增长。
印度大力开展资源外交攻势,保障能源供应
尽管印度是全球第七大能源生产国,但同时也是全球第五大能源消费国,加之石油天然气资源相对贫乏,印度的能源供应远远不能满足其国内需求,而且还有大量的潜在能源需求得不到满足。为了保障能源供应,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印度政府大力开展资源外交攻势,以获取国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各种能源形式。
印度的能源战略主要包括国内能源战略和对外能源战略两部分:国内能源战略主要包括深化能源机构改革、提高国内能源产量、积极开发可替代能源、建立战略油气储备以及提高国内石油产量;对外能源战略则主要涵盖加强对外核能合作、加大化石能源国际合作力度、加快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对外合作等。
在此基础上,印度的资源外交政策主要包括:推进与南亚邻国的能源合作,加强与中东国家的油气合作,加强同中亚、南美国家的油气合作,以及大力推进与地区和国际合作机制的能源合作。由此可见,印度的资源外交战略已经扩展到了非洲、拉丁美洲,并初步形成了“丁字型”的全球化能源战略。①同时,这一战略又可分为内环战略和外环战略。内环战略主要指向北获得俄罗斯油田开采权,向西建立伊朗到印度的能源安全通道,向东则占有缅甸天然气的大部分出口市场。外环战略则扩展到非洲和拉丁美洲,形成全球性能源网络。
莫迪政府上台以后,更是加快了本国能源发展的速度,被称为印度史上首位具备能源产业知识的总理,初一上台就提出了雄心勃勃的能源改革政策。在以莫迪为首的印度人民党竞选宣言中,最大限度地开发石油、天然气、太阳能、水能、风能、煤炭和核能资源等能源资源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将重点开发能源基础设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障能源安全,提升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产量以减少进口依赖。
在国内层面,莫迪政府致力于改善能源结构,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由于如果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印度进口煤炭发电量到2030年将从目前的30%上升到其电力总量的80%,这对印度实现可持续发展将是严重的打击。为了保障印度国内的电力供应、能源供应和能源安全以实现能源独立,莫迪政府将能源政策的重点放到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以及清洁能源技术的开发上。莫迪政府提倡清洁能源技术开发,并且计划投入250亿美元设立五项基金发展“绿色能源”,而对太阳能的投资单独增加到1000亿美元。按照印度《国家气候变化行动计划》,印度计划在2020年之前将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增加到15%。
在国际层面,莫迪政府通过国际合作为国内能源结构改善创造外部条件,并通过建立石油储备等措施保障能源安全。一方面,印度政府决定在三个地方——维萨卡帕特南(Visakhapatnam)、芒格洛尔(Mangaluru)和帕杜尔(Padur)建立五个百万公吨的战略石油储备点,以缓冲国际石油市场的冲击。另一方面,印度政府通过国际合作获得国外先进技术,提升能源利用能力。例如,核能是莫迪政府清洁能源战略的关键部分,但是核能的发展需要国外先进的核能技术和燃料提升国内核电能力。2015年初,莫迪访问法国,在与奥朗德会面中讨论的主要议题之一便是核能问题。通过协商,法国核能巨头阿海珐(Areva)和印度核电公司(NPCIL)计划在印度杰塔普建立六个核反应堆,而且目前已经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