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如何认识供给侧改革的基本内涵(3)

核心提示: 对于经济体系庞大、结构复杂、地区差异明显的中国而言,既要着手供给侧的改革,又要继续专注于对需求侧的培育。尽管供给侧改革极为重要,但不可能完全替代“三驾马车”的作用,我们应当在需求和供给两侧同时发力,实行动态的管理政策。

要兼顾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动态平衡

供给侧和需求侧管理的时效性不尽相同。需求侧调控侧重短期调控,主要通过调节财政性支出、货币信贷来刺激或抑制需求,长期则难以为继,而供给侧调控注重激发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短期内难以见效。

供给侧和需求侧管理不可偏废。宏观经济面临周期衰退时,一般是需求不足,应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扩大需求。这是宏观经济逆周期的主要调节手段。而供给侧改革主要针对经济结构失衡,即供给和需求不匹配的问题。

当前,供给和需求两端都要推进结构性改革。事实上,我国已经着手对供给加大改革,如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互联网+”等,都是旨在创造新的供给。同时,扩大中西部铁路建设、棚户区改造、城市地下给排水设施建设等领域的投资需求。

对于经济体系庞大、结构复杂、地区差异明显的中国而言,既要着手供给侧的改革,又要继续专注于对需求侧的培育。因此,尽管供给侧改革极为重要,但不可能完全替代“三驾马车”的作用,我们应当在需求和供给两侧同时发力,实行动态的管理政策。

(作者分别为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导;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综合处副处长)

【参考文献】

①《国企加杠杆对经济拉动效果不明显》,申万宏源研究报告,2015年11月23日。

责编/张寒 美编/李祥峰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夏梦]
标签: 供给   内涵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