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当前经济形势及“供给侧改革”的提出(3)

核心提示: 中国经济政策应综合使用包括“供给侧改革”在内的各种方略,让经济软着陆、软调整,进而保持适当、较快的增长速度,稳步进入高等收入国家。“供给侧改革”核心是强调要通过改革促进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方式来促进经济增长,而不是再靠“刺激政策”提升总需求的套路来促进经济增长。

“供给侧改革”就是要深入推进国企、金融、土地、户籍等各个领域的改革

“供给侧改革”究竟改什么呢?其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五中全会早已给出了答案,就是要深入推进国企、金融、财税、土地、户籍等各个领域的改革,向简政放权、创新创业要成效。

第一,清理无效供给。10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到广东调研时强调,要更加重视供给侧调整,加快淘汰“僵尸企业”,有效化解过剩产能。“僵尸企业”的存在一方面吞噬了太多的流动性,挤占了市场信用,另一方面拖累了整个产业,造成“几个人没饭吃,大家都没饭吃”。对此,政府要主动从市场干预中退出来,要利用市场的力量强行去杠杆,让“僵尸企业”破产的破产,关门的关门,重组的重组。过剩产能不去,中国经济转型无从谈起。

第二,提高供给品质。研究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消费者全球奢侈品消费达到1060亿美元,占全球奢侈品销售额近一半。每到假期,总见媒体报道中国人在国外抢购奶粉、手包、化妆品,甚至马桶盖,为什么?不是中国人没有消费能力,而是中国的很多产品和消费环境着实让人不放心。旅游消费本来是中国最有潜力的市场,但“黑一日游”“青岛虾”等宰客事件的屡屡出现对旅游消费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第三,挖掘潜在供给。在中国医疗、教育、金融、交通、通讯等诸多领域,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供给短缺”,某些垄断企业和特权部门从中获取超出正常水平的稀缺性溢价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对此,唯一的办法就是打破垄断、放开市场。以出租车管理为例,如果不放开价格管制和牌照管制,再多的提价和补贴措施也解决不了打车难的问题。

第四,创造新供给。中国不能再一味依赖“后发优势”,模仿和引进占领不了高端市场,而是要强调“先发优势”,要靠产品研发和创新来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对此,简政放权、降低税费以降低企业成本,加大创新投入、发展多元金融市场以解决企业融资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

除上述之外,笔者认为,更关键则是要以改革加大新型城镇化进程,消除贫富差距,逐渐激发共富群体拉动中国经济的潜力。展望未来,中国经济的根本出路就在于:以实体经济发展为主导、以新型城镇化和创新为主线、以“共富拉动”激发消费与服务,以内需潜力释放为牵引。

(作者为独立经济学家)

【参考文献】

①《国务院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中国政府网,2015年11月23日。

责编/潘丽莉 美编/李祥峰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夏梦]
标签: 经济形势   供给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