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全面深化改革润滑“四个全面”运转马达
学者们认为“四个全面”针对当今中国难题,解决突出矛盾的一次顶层设计。而其中难度最大、任务最艰巨并最具挑战性的就是“全面深化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是,就是要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
1.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关键点是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2.国企的改革。以混合所有制为主要方向,同时强化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
3.建立现代市场体系改革。围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清除壁垒这样的办法,在市场准入、价格机制、建设用地等关键环节要下力气,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4.财税体制改革。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
5.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改革。把保护环境作为一条红线,不得逾越,并且要舍得投资、还要舍去这些不必要的增长速度,来保持整个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和谐这样的新常态。
(三)全面依法治国提供“四个全面”保驾护航
有学者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不仅是“四个全面”重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重要制度基础和法治保障,而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协调发展。
1.科学立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我国形成了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
2.严格执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形成人们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法治环境,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公正司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要坚持司法为民,改进司法工作作风,通过热情服务,切实解决好老百姓打官司难问题,特别是要加大对困难群众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援助。
4.全民守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工程。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