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社会洞察 > 正文

外国政要和媒体眼中的习近平:肩负全面唤醒这头狮子的使命(3)

“‘习式改革’对整个世界都有正面示范效应”

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在2015年7月接受新华网的专访时认为,深化改革是习主席执政的亮点之一。他说:“习近平主席带领中国政府制定了清晰的计划来应对各种挑战,其中最为艰巨的当属中国经济发展的转型与升级。习近平领导的中国政府正通过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完成转型,目前所取得的成绩已经非常傲人。”

新加坡《联合早报》2015年2月5日刊文指出,习近平执政两年多,最显著的成就是大力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并且不是如很多人士期望的那种越来越接近西方模式的改革,而是按照“不犯颠覆性错误”“不走老路,不走邪路”“坚持党的领导”这种既定原则进行的自主性改革,不妨称之为“习式改革”。文章称,“习式改革”力度之大,效率之高,令人瞠目。仅简政放权方面,2013年国务院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416项,2014年317项,两年合计733项,已提前完成了李克强当初许诺的本届政府削减三分之一审批事项的任务目标。反腐方面,十八大以来,共有超过18万人被处分,“一天三人落马”的反腐节奏已成常态。其他还有包括了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保制度、金融体制、财政体制等重大领域在内的经济和社会多方面改革,短短两年里,都有了决定性突破。

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网站2015年2月7日刊发文章称,习近平的执政成功主要有三大支柱:第一就是经济。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变成一个发达国家。第二是意识形态。反腐行动是中共在推行法治改革进程中打响的第一枪。第三是外交。邻国外交已经成为中国外交政策中一个主角,但中国显然不只希望搞好邻国外交。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等多边和双边项目的启动显示出,中国希望利用自身的经济和金融力量,扩大政治影响力和应对战略挑战。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2014年11月10日在位于纽约曼哈顿的办公室接受《参考消息》记者采访时,盛赞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充满自信、执行力强,指出:“现在习近平主席又是一个新的现象,因为他的领导班子成员跟之前比起来更加多元化。他对自己的政策充满信心,并强有力地执行。我也有幸见到过现任领导班子成员,他们确实在很努力地推进改革进程,而且我相信他们会成功,这次改革也会像之前一样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德国前总理,著名政治家施密特在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写的书评中说:“习近平主席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必须为此找到自己的道路重新成为世界强国。”“西方国家常常按捺不住冲动,在中国和中国领导人面前扮演教师爷的角色,这种好为人师往往源自傲慢因而碰壁。西方国家或许应该识相地放下身段。”

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在接受新华网的访问时告诉记者,自2013年执政以来,习主席和中国政府所展现出的远见和决心给他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他说:“当今世界,我们都面临新的危险和挑战,远见和决心是至关重要的。中国所具有的集中力量和长期奋斗的决心是西方国家所经常缺乏的。”

巴基斯坦前总理阿齐兹在访谈中说:“习近平主席治理下的中国的发展成果有目共睹,中国人民感受最深。作为中国的客人和朋友,我对习主席将带领中国更好地向前发展非常有信心。”阿齐兹说,习近平主席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领导人,而且是一个非常好的政策制定者。习主席的执政和治国理念很有深度,而且富有哲学思想。习主席是一位具有全球视野的领导人,世界上需要更多像习主席这样富有远见卓识、高瞻远瞩、能够动员和感召全社会乃至全世界的领导人。

新加坡《联合早报》2015年2月5日刊文在分析“习式改革”之后,得出结论:“环顾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像当今中国这样,以一种说到做到、只争朝夕的方式全面推进改革进程。这就是中国特色的、以政治自主性为保障的全面深化改革。‘习式改革’对整个世界都有正面示范效应。”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