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发展理念指引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方向,是中国由大国走向强国的重要历史转折点
十几年前,人们曾这样谈论世界上的四类国家,大而强,大而弱,小而强,小而弱。人们也曾把中国列入第二类国家:大而弱。第一个率英国使团访华的马戛尔尼,1794年回国后曾写到: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期间没有沉没。马克思说,到1800年,输入中国的鸦片已经达到2000箱,半野蛮人坚持道德原则,文明人却以自私自利的原则与之对抗。这样一个帝国注定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直到20世纪中叶,这条遍体鳞伤的大船,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得以在共产党人的带领下,修补、复原,统一、独立。从大国走向强国,从贫困落后走向富裕强盛,是近代以来几百年积贫积弱给予中国人最强烈的召唤。今天的中国,正处在由世界大国走向世界强国的历史转折点上。五大发展理念,将把中国带向大而强的新的历史平台上。
基于历史和现实的逻辑导向,中国未来发展将沿着两个维度坚定前行。
一是更加独立自主,走一条依靠自身内生动力推动发展之路。“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就像一个生了怪病的人,尽管世界各国想方设法、绞尽脑汁,但要真正走向健康还需经历一个长期过程。在曲折中艰难复苏的世界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期,尚未形成新的增长动力,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带动力减弱,中国利用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市场实现自身发展的外部条件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凭借低廉人工成本的竞争优势已经一去不复返,以出口为导向的“代工模式”难以为继;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创造新的历史性机遇,但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发展中国家的加速工业化对中国制造业形成挤压等等。由此,我们必须更多依靠内在动力实现发展,必须更多依靠扩大内需带动经济增长。原来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正在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原来规模快速扩张的机遇正在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为此,我们要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建立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加快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更加注重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经济发展各个环节的整体动态和谐中,建设和发展中国式的文明生活样态。中国的事情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