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中国保持中高速增长可能性与必然性

核心提示: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十三五”规划的目标和任务作出了全面部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了前进方向。落实“十三五”规划需要做的工作千头万绪,重中之重是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尽管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但是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十三五”期间实现6.5%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摘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十三五”规划的目标和任务作出了全面部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了前进方向。落实“十三五”规划需要做的工作千头万绪,重中之重是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尽管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但是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十三五”期间实现6.5%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关键词】中高速增长 协调发展 小康社会 【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识码】A

实现6.5%以上的增速应该成为“十三五”的重要目标

其一,6.5%以上的增速是一个比较适中的速度。从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看,一个国家的经济在起飞阶段增速达到10%左右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这是由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所形成的巨大潜力决定的,也是由人们急于摆脱贫困和物质匮乏的主观愿望推动的。同时,这种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主要是靠要素投入和规模经济支撑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方式开始由同质性排浪式消费向异质性个性化消费转型,靠要素投入和规模经济支撑的增长模式就要向集约化创新驱动的增长模式转变,经济增长速度缓慢下行自然会发生。6.5%以上的指标,在经济增长速度的诸档位中属于中高档位,是经济增速减缓而非急速下跌的具体表现,保持6.5%以上的增速,可以确保中国经济稳定高效地运行。

其二,6.5%以上的增速是一个有助于化解各种经济和社会矛盾的速度。确保6.5%以上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不仅是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作为一个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尽管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人均收入水平仍然处于世界中等水平,民生改善依然是一项十分艰巨而繁重的任务。未来5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需要完成的任务很多,其中要使现行贫困标准下的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每年需要提供1千多万个就业岗位,没有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没有强大的物质基础做保证,是根本解决不了这些问题的。因此,实现6.5%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十分必要的,对于不断改善民生,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三,6.5%以上也是一个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速度。中国是工业

化的后来者,用3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200多年走过的工业化道路,形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在世界制造业领域已经形成了巨大的优势,完全可以凭借这一巨大优势为实现6.5%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提供强大动力。

中国具有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动力和潜力

自2011年以来,中国经济呈现下行态势,但是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十三五”期间实现6.5%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理由是:其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并举,协调发展,有助于提升增长动力。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相结合,将大大提高工业的智能化水平,形成强大的增长动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将大大提高区域集聚度、产业聚集度,扩大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推动以城带乡、以工带农的城乡一体化水平的提高,产生巨大的投资机会和消费需求,使中国经济获得新的持续发展动力;其二,中国广袤的国土有待深度治理,其中包括江河湖泊的污染治理、土壤质量改进和生态恢复、森林和草原的养护和开发以及沙漠化治理等,这些都蕴含着巨大商机,有助于拉动经济增长;其三,广大农村和偏远山区防震等级低下的危房、旧房改造;城镇棚户区改造等是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新亮点,构成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其四,大中小城市地下排水、输电、送气等管网设施改造和完善已成当务之急,并构成增长动力;其五,中国人口众多,随着收入的增加,对卫生、教育、保健、体育、养老、旅游等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形成巨大的消费潜力,对经济有很大的拉动作用;其六,计算机产品和制造程序的改善创新优势显著,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支付占据世界领先地位,智能手机、社交媒体和电子商务的普及水平超过世界其他任何地方,它们构成了实现中高速增长的无限潜力和动力;其七,高铁技术、核电技术、通信技术以及庞大的装备制造业形成了新的竞争优势,出口竞争力不断提高,继续加强这些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对中国经济增长将发挥重要的引擎作用。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申唯佳]
标签: 必然性   中国   可能性   增长   高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