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社会洞察 > 正文

“十三五”:经济转型趋势与改革路径选择

“十三五”是中国经济转型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关节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化解短期增长压力、形成可持续增长的希望在2020;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在2020:实现全面小康、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的关节点在2020;全面深化改革的时间窗口期在2020。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我国“十三五”改革发展进行了战略部署。在这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十三五”重在谋划好、把握好经济转型与增长的路径选择,以转型改革释放巨大的内需潜力,实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的目标,并实质性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

  □迟福林

  “十三五”:经济转型的新趋势、新结构、新动力

十八届五中全会在提出“十三五”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同时,强调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中国经济进入工业化后期,无论是增长的趋势、结构,还是动力均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新变化,增长转型改革高度融合的特点突出。

1.经济转型的新趋势

当前,尽管经济下行的压力增大,但经济转型呈现新的趋势性变化,使经济稳中向好面临着重要的历史机遇。

第一,在“互联网+”的趋势下,“中国制造”正由生产型制造业为主向服务型制造业为主转型,有望形成制造业的竞争新优势。

第二,在户籍制度改革的推动下,规模城镇化加快向人口城镇化转型。估计到2020年,人口城镇化率有望从现在的不到40%提高到50%左右,从而使人口城镇化率与规模城镇化率的差距从目前的17%缩小到10%。

第三,消费结构正处于从物质型消费为主向服务型消费为主的快速转型中。估计2020年城镇居民的服务型消费比重将由现在的40%左右提高到50%左右,发达地区有可能超过60%,使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一步提升。

2.经济转型的新结构

“十三五”经济转型的新趋势将释放巨大的内需潜力,由此引领经济结构升级上一个新台阶。

第一,基本形成以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估计服务业比重将由今年前三季度的51.4%提升到2020年的55%以上,同期生产性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将从15%左右提升到30%左右,使服务业成为引领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

第二,基本形成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估计“十三五”期间消费每年还会以8%~10%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消费总规模将达到50万亿元左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稳定在60%~65%的区间。

第三,基本形成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估计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的比重将由2014年的12.3%提高到2020年的20%左右,从而使中国在推进双边、多边,以及区域性、全球性的自由贸易进程中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3.经济转型的新动力

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与经济结构调整同步推进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十三五”既是经济转型的历史机遇期,又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最后窗口期”。搞得好,就能够把握主动权,不仅能明显缓解短期经济下行的压力,而且将为中长期保持6%~7%的经济增长奠定重要基础;搞不好,就会陷入被动,并有可能加大经济社会风险和危机因素。关键取决于改革选择,取决于改革在多大程度上能够适应经济转型趋势不断破题发力:这就需要坚定改革信念,同时把握新形势下的改革特点,增强改革的自觉行动和责任担当;这就需要突破改革中的各种利益关系掣肘,既不被短期因素干扰,又不受利益关系影响;这就需要调动各方面参与改革的积极性,重用“改革促进派”,建立改革激励机制,鼓励地方的改革试验,从上到下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环境。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路径   趋势   改革   选择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