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论坛:当前全国人口流动性特别大,在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实过程中,您认为政府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使政策顺利落实?
王桂新:我认为落实全面二孩政策与人口是否流动没什么关系。对决定生育二孩的夫妇来说,既然放开允许他们生二孩,就要完全放到底,他们想什么时候生就什么时候生,想在哪里生就在哪里生,但不管怎么二孩出生以后要尽快登记入册报户口。对决定生二孩的流动人口来说,二孩出生以后应到其户籍所在地报户口。常住在外的流动人口,也应该向所在常住地相关部门报告,这样也便于所在常住地的服务管理工作。若流动夫妇户籍地不同,可允许根据其意愿选择申报到任何一方的户籍地。政府相关部门特别是具体工作人员不应再以原有一些规定进行刁难或不予办理。
人民论坛:五中全会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然而过去在县乡村基层工作中,所有的工作都要跟计划生育捆绑在一起,作为基层官员考核的第一重要指标,甚至实行“一票否决制”。计划生育政策起到了控制人口的作用,但是,也为未来我们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负面作用。那么,您是如何看待中国实施了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呢?
王桂新:简单回答你的问题,现在既然党中央决定全面实施二孩政策,那么只要不违反这一政策,以前哪里把所有的工作与计划生育“二孩”政策捆绑在一起的就松开,哪里把二孩政策作为基层官员考核的第一重要指标甚至实行“一票否决制”就废除,哪里因实施计划生育“二孩”政策浪费了基层的大量的人力、物财、财力以后不浪费了就可以。再说,当时计划生育是政府安排的基层工作,如果相对实施这一政策来说也不能说是浪费了人力、物力资源。
但如果作为一个严肃问题来回答,实际上你问的这个问题很大很敏感,涉及到对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评价。这几年,已经有一些对计划生育政策的评估研究,但我觉得都不够全面,研究方法甚至研究结论都存在很多问题。我没有对计划生育政策做过深入研究,无法对一些问题做出判断,但我认为要全面评价计划生育政策及其效果,至少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人口的直接影响。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育率,延缓了人口增长速度,减小了人口规模,但另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人口转变和少子老龄化的发展,造成“未富先老”的局面。简单来说就是达到了数量减少目的却带来了结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这两个方面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正相反,孰大孰小,怎样评价?其次,计划生育政策的强制实施,毕竟是政府对个人生育权的剥夺,而且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不少极为粗暴的过激行为,所以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党群、政群关系。这一政治成本怎样评价计量?如果进一步考虑,为实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政府建立了最完整系统的庞大组织系统,可能有数百万人吧?从这一点来看,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虽然促进了就业,解决了这些人的就业问题,但这些人却不是直接从事物质生产,而是从事一种非物质生产工作。试想如果这些人一开始就从事其他物质生产等工作,会产生什么后果?还有,如你所说,计划生育也投入了巨大的物力、财力,而且这些物力、财力也不是直接用于经济发展。如果这些物力、财力一开始就用于经济发展,会产生什么后果?当然,这些只是个人粗浅看法,仅供参考。(人民论坛网记者赵光菊采访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