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中外思潮 > 正文

在当代青年中强化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设(3)

三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带来的价值观多元化,这是导致青年马克思主义话语缺失的深层原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确立和巩固要求把公有制作为自己的经济基础,它需要建立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之上。在上个世纪,通过“一化三改”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也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动力和契机。但毋庸讳言,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其相伴而生的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开始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各个领域,表现得异常活跃,使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在部分青年中的影响力变弱,在一定范围内被边缘化了。

四、在当代青年中强化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设的主要对策

1.改进对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当代青年中建立和普及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作为青年大学生的必修课。一方面,学校要严格按照中央要求,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时、学分,改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条件。另一方面,要努力改进教育方法、改善教育环境,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说服力和实效性,让学生真心喜欢、终身难忘、毕生受益。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关键在教师。教师不仅要善于向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更要善于帮助学生建立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使学生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入心。

2.增强当代青年对西方思想文化渗透的抵抗力。一个时期以来,蜂拥而入的西方思想文化带给国人尤其是青年的不是更多的选择,而是更多的迷茫。当代青年若要在汹涌澎湃的西方思潮冲击中站稳脚跟且不断前行,最重要的是要打牢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提高对西方思想文化和价值观的识别力、抵抗力、免疫力、战斗力,从思想上筑牢抵制西方思想文化和价值观渗透的铜墙铁壁。只有中国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强大起来,并为国人所接受和拥戴,才能从根本上抵御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帮助青年增强文化自信,不被西方思想文化演变和腐蚀。需要强调的是,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当今世界,为了有效防止和抵御西方思想文化渗透,必须对通过网络等渠道进入中国的西方文化产品严格把关,对于明显恶意抹黑社会主义和离间民心的言论和影像要坚决阻断在国门之外,为在青年中强化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设净化环境、保驾护航。

3.把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落到实处,夯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经济基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经济基础,确立公有制基础上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有利于巩固、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帮助当代青年建立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一定要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真正让公有制主导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据我国现行的基本经济制度,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但决不能搞私有化,公有制经济决不能削弱。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不仅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而且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制度保障和经济基础。因此,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张扬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必须毫不动摇地把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责任编辑:马建辉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马克思主义   话语   体系   青年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