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不利于抵御西方思想文化渗透及和平演变。用资本主义一统天下,让全世界都接受西方“普世价值”,是西方的既定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它们时刻企图遏制和瓦解社会主义国家,从军事包围、武力打击、经济制裁、外交孤立,到文化、价值观渗透,无所不用其极。冷战结束后,西方的战略已从“消灭”社会主义转向“演变”社会主义,从武力打击转向文化渗透,从着眼对当代人的打击、恐吓、威胁,转向着眼未来,吸引、收买、离间、腐蚀青年,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上个世纪,西方在对苏联冷战的同时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和价值观输出,导致其最终解体。如今,西方和平演变的战略目标已转向社会主义中国,并且瞄准了中国的青年一代。值得高度警醒的是,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当代青年,不少人早已习惯了商品丰富的现代生活,欣然接受了来自西方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在这种“糖”与“蜜”的诱惑和影响下,部分青年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不再清醒,也难以从人民群众和社会主义国家利益的立场出发对资本主义保持警惕。因此,当代青年如果缺失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信仰,就没有能力去识别和抵御西方思想文化渗透,就会在反和平演变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败下阵来。
三、当代青年中马克思主义话语缺失的主要原因
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到位、不得法,这是导致青年马克思主义话语缺失的直接原因。马克思主义话语,来自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与掌握,巩固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崇敬与信仰。当代青年虽然在中学、大学甚至研究生阶段都开设了思想政治课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但教育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首先是教育不到位、不得法,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成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青少年的需求和兴趣脱节,难以被青少年理解和接受,甚者还导致了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厌学情绪。一些学生往往是背条文,记概念,应付考试,考试一过则将其抛到九霄云外,根本没有领会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更谈不上形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信仰和价值观。其次是西方价值观和社会负能量的影响。对青少年来说,往往是学校讲理想信仰,社会却充满物质诱惑;老师讲爱国主义、社会主义,自媒体充斥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教材说马克思主义是真理,西方说资本主义是“普世价值”。学校正能量教育被社会负能量稀释甚至颠覆,致使相当多的青少年不仅不能运用所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去识别、抵御和战胜封建主义残余思想、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和社会腐朽颓废思想,反而被这些思想一触即溃,反过来怀疑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和生命力,陷入信仰缺失、思想迷茫的困境。
二是西方思想文化的渗透,这是导致青年马克思主义话语缺失的外在原因。西方和平演变的主要对象是青年一代。西方凭借其经济、科技和媒体传播优势,在全球化背景下加紧向中国强力传播其生活方式、消费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西方对我国青少年思想文化的渗透、影响、误导和熏陶是全方位的,从消费、饮食、娱乐、时尚,到话语体系、行为举止、价值追求、理想信仰,无所不包,无孔不入。受此影响,部分青年在仰慕西方生活方式的同时不加辨析地接受西方思想文化,甚至盲目崇拜资本主义。西方国家对我国思想文化渗透和对社会主义的抹黑、妖魔化,在很大程度上排挤了马克思主义话语在一些青年思想中的存在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