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理论探索 > 正文

从“五个观”读懂习近平的外交战略思想(2)

关系观:既考虑共性需要又区分个性特点

在定位中国与其他国家关系时,习近平坚持从实际出发,既集中考虑共性需要又注意区分个性特点,提出了一系列新主张、新观点。习近平表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他强调:“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因此,他多次提出,国与国之间要结成利益共同体,进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习近平深刻阐述了命运共同体的四大内涵,即“必须坚持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必须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必须坚持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必须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

在“利益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的总体定位之下,习近平提出:“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同时,他又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各自特点,赋予了不同的关系内涵。比如:提出了“真、实、亲、诚”的对非方针;提出了“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提出了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提出要建造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座桥梁,建设更具全球影响力的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提出中国和印度要做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引领增长的合作伙伴、战略协作的全球伙伴,等等。

安全观:强调总体安全 注重领域安全与区域安全

针对全球化时代日益拓展的安全内涵和日趋复杂的内、外安全形势,习近平提出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他强调:“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

在总体安全观框架下,习近平针对具体领域和特定区域提出了富有特色的领域安全观与区域安全观。比如,2014年3月,在荷兰海牙核安全峰会上,他提出了要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把核安全进程纳入健康持续发展的轨道,即“发展和安全并重,以确保安全为前提发展核能事业;权力和义务并重,以尊重各国权益为基础推进国际核安全进程;自主和协作并重,以互利共赢为途径寻求普遍核安全;治标和治本并重,以消除根源为目标全面推进核安全努力。”2014年5月,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上,他提出要跟上时代步伐,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创新安全理念,搭建地区安全和合作新架构,努力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

文明观:文明因交流而多彩 因互鉴而丰富

习近平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他强调:“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彩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

习近平表示,人类已经有了几千年的文明史,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是在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中走到今天的,世界是在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中成为今天这个样子的。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为此,他提出了正确对待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必须坚持的四条基本原则:一是维和世界文明多样性;二是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三是正确进行文明学习借鉴;四是科学对待传统文化。

(作者工作单位:国务院侨办文化司)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