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中国声音 > 名家观点 > 正文

叶小文: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两个密码(2)

今年2月习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时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增强紧迫感,把更多精力用在研究增强创新能力上,着力破除制约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完善政策和法律法规,创造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动的体制环境”;“越是复杂的工作越要抓到点子上,突破一点,带动全局”。

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就是“越是复杂的工作越要抓到”的“点子”,归根结底就是要推动创新。技术创新的加速发展可以带动经济的滚雪球式增长。18世纪以前的千年时间,欧洲国家人均年GDP的增长速度只有0.05%,也就是说要经过1400年左右的时间人均收入才能翻一番;而18-19世纪人均收入每年增长1%,人均收入翻一番的时间缩短为70年;到20世纪,年均增长提高到2%,是工业革命前的40倍,人均收入翻一番的时间只需35年。进入21世纪,中国人均收入翻一番的速度更加快了。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简而言之就是“增速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新技术替代旧技术、智能型技术替代劳动密集型技术趋势明显。我国依靠要素成本优势所驱动、大量投入资源和消耗环境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因此必须增强紧迫感,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不进则退,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

  密码之二:“互联网+”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需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而联系着大众的最佳平台,无疑就是互联网,就是“互联网+”。

“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可以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促进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智慧能源、普惠金融、公共服务、高效物流、电子商务、便捷交通、绿色生态、人工智能,形成若干新产业模式。“互联网+”正在使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生深刻的变革。今天,要善于在“互联网+”的大趋势中,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中,去创造、创新。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互联网+   经济体系   经济转型   叶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