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现象来看,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西式民主化与族际冲突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在朝向民主的过程中,西式民主化会带来族际冲突;已经按西方模式建立起民主制度的国家,族际冲突仍然存在,甚至还会激化。西方民族国家民主化转型的过程中,带有强烈的“种族民族主义”的特征。公民社会的广泛存在、选举政治的普遍推行,可能会促进民主政治,但也会使族际冲突加剧;多民族国家中获胜的强势民族甚至会压迫少数民族,从而使民主蒙羞。在发展中国家,西方民主的传播带来了族际冲突的加剧,甚至形成民族分裂,并进而使民主遭受失败,民主失败与民族分裂如影随形。
就理论来看,西式民主化会带来族际冲突,最终使得社会的稳定受到挑战,甚至会陷入恶性循环,即:民主化导致民族分裂,民族分裂要求威权政治,而威权政治又使民主化回潮。这一恶性循环的怪圈甚至被一些学者认为是民主分裂民族的宿命。从这个角度来看,西式民主化就是族际冲突的催化剂。事实上,资源动员理论、族际竞争理论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都将民主、经济现代化、民族竞争和政治暴力联系在一起。西式民主化和经济现代化促进了民族竞争,增加了那些正在进行政治、经济变革的国家由内部发生极端政治暴力的可能性。
西式民主化意味着政治制度的变化,与政治制度处于稳定的国家不同,它可能会带来因为转型产生的社会动荡。在民主化转型之前,因为有一个稳定的政治制度,族际冲突不会太严重。但是,在民主化的转型中,更多的参与限制被拆除,民族更有可能被动员起来,政治的竞技场被打开,当处于民主化转型过程的国家没有为解决这些可能出现的冲突提供可靠的解决方法时,常常会出现民族暴力的失控状态。当对政治权力进行重新分配,从而为利益的重新分割提供可能时,对政治权力的争夺会比平时更为激烈,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不确定性,甚至出现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这为冲突,尤其是族际冲突提供了可能性。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西式民主的推行都可能会放大族际冲突,成为族际冲突的催化剂。在西式民主的推行过程中,民族容易成为更独立而封闭的政治行为主体,族内动员与族际封闭相结合,族际冲突不仅不能得到解决,反而会激化。当然,我们也并不否认,民主制度提供了政党制度、比例代表、民主选举、协商共识等一系列制度,使得人们更容易形成对国家的认同,缓和民族矛盾,有助于化解族际冲突,成为族际冲突的解毒剂。在民主政体当中,公民社会、政党、结盟的安排、多元性和开放性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消解族际冲突,为处于暴力冲突的民族提供了和平的解决方案,有可能把人们从战场拉回到议会。但这也仅仅是西式民主化在理论上存在的乐观的可能性之一,而当代世界中的现实,则往往以族际冲突的长期激化而告终。
三、思考与建议
有选择地推进多样性的民主进程,不要追求民主建设的“一个模子”。我们看到,民主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仅有具体的文化偏好、制度设计,甚至是直接落实到政治和政策实践当中的。民主是多样的。世界文明中,既形成了西方民主,也形成了其他国家的多样化民主道路。因而,民主化的选择也应是多样的。各国都有根据自己的国情选择民主道路的权利,绝对不能搞民主问题上的文化霸权主义和制度霸权主义。对于西方民主,不能以偏概全,认为选举民主就是西方民主的全部。事实上,西方民主政治实践也是丰富多彩的,在解决民族等文化问题上,西方的协商民主、协和民主可能更适合我们。这些形式的民主旨在提供协商与对话的方式,从而能够和平地解决冲突。在民主制度提供的框架中,冲突的民族会通过谈判、协商,甚至是相互学习,不断地理解和包容对方,甚至改变自己的看法,形成一种共同的政治文化,从而缓解由于隔阂、仇恨、不解产生的冲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