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理论探索 > 正文

习近平论当市县委书记——从政以来重要论述摘编(2)

福建东山县的县委书记谷文昌之所以一直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敬仰,是因为他在任时不追求轰轰烈烈的“显绩”,而是默默无闻地奉献,带领当地干部群众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在沿海建成了一道惠及子孙后代的防护林,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这种“潜绩”,是最大的“显绩”。我们常讲的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005年1月17日《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文章《“潜绩”与“显绩”》

人格魅力是领导干部人品、气质、能力的综合反映,也是党的干部所应具备的公正无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优良品质的外在表现。广大干部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不但要看我们是怎么说的,更要看我们是怎么做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有的领导干部之所以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威信高、影响力大,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自身模范作用好、人格魅力强。否则,“台上他说,台下说他”,说话办事怎么会有影响力和号召力?

——2005年2月7日《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文章《要用人格魅力管好自己》

我们担负领导工作的干部,在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之前,一定要有眼睛向下的决心和甘当小学生的精神,迈开步子,走出院子,去车间码头,到田间地头,进行实地调研,同真正明了实情的各方面人士沟通讨论,通过“交换、比较、反复”,取得真实可信、扎实有效的调研成果,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决策就像“一朝分娩”。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的过程,千万省略不得、马虎不得。

——2005年8月26日《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文章《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

“为政之道,务于多闻。”我们的文化传统中包含了丰富的廉政文化理念和文化实践。要修炼道德操守,提升从政道德境界,最好的途径就是加强学习,读书修德,并知行合一,付诸实践。广大党员干部要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使读书学习成为改造思想、加强修养的重要途径,成为净化灵魂、培养高尚情操的有效手段。要真正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境界要求,使一切有益的知识、一切廉洁的文化入脑入心,沉淀在我们的血液里,融会到我们的从政行为中,做到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敦方正直,清廉自守,拒腐蚀、永不沾,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2006年2月17日《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文章《多读书,修政德》

敢于负责,是领导干部必备的精神状态。古人就说“为官避事平生耻”,还说“任其职,尽其责;在其位,谋其政”。领导干部重任之下,必须能负重才能担当。负重就要敢于负责。敢于负责,就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大胆工作,以敢抓敢管、尽职尽责、奋发有为为荣,以不负责任、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为耻,坚决克服事事求安求稳、时时患得患失、处处畏首畏尾的消极心态,不怕担风险、不怕担责任、不怕得罪人、不怕遭非议,遇到问题不回避,遇到困难不躲避,遇到风险不逃避,而是敢于迎难而上,勇于承担责任,善于总结教训、纠正错误。

——2006年10月24日《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文章《敢于负责、善于负责》

上一页 1 2345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