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中国声音 > 名家观点 > 正文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超越性思维”

中美“共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是中国就新形势下推进两国关系稳定发展提出的重大倡议。2013年6月,中美首脑在美国加州安纳伯格庄园举行具有历史意义的非正式会晤,习近平主席就此倡议的基本含义表明三点原则意见:一是不冲突,不对抗;二是相互尊重;三是合作共赢。中方的倡议得到美方的正面回应。“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提法,遂被普遍视为双方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新形势下的中美关系,包括努力发展合作及审慎处理两国间的分歧,并一时成为广泛讨论的热门议题。

尽管近一年来美国方面对这一提法的态度及措辞出现了一些微妙变化,美方强调对于全面加强建设性中美关系的承诺,但中方坚定地相信,“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提法所蕴含的建设性思想不但表示了中美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也可能为国际关系未来发展带来更加光明的前景。

2015年5月,习近平主席会见访华的美国务卿克里时特意指出:“我同奥巴马总统一致同意中美共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这符合我们双方共同利益。”习近平进一步指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取得不少“早期收获”。两国贸易、投资及人员往来去年均创历史新高,双方在能源、两军、人文等重要领域合作取得新进展,就重大国际地区和全球性问题保持了密切沟通与协调。新形势下,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要多积累成果。

2015年8月29日,习近平主席会见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苏珊·赖斯时再次强调:中美双方要以互信求稳定,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同美方共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实现双方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

中美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上的提法差异,显然不是因为表达习惯的不同,它实际上反映出双方对国际大变局下中美关系正在经历的重要调整持有认识上的客观差距。中方对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提法坚定而积极的态度,缘于中国领导人对当今世界变化和国际关系发展大趋势的基本认识,出自和平发展的坚定理念和充分自信,折射出中国新时期外交的建设性思路,更是对中美关系面临新形势的深入思考的重要表述。

上一页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