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在红场检阅台向全国人民发表了震撼人心的讲话。他鼓励人们,不要害怕敌人的进攻,要勇敢地站起来抗击侵略者。接着斯大林分析了苏联人民一定能战胜法西斯德国的原因:首先,从历史上看,有击退1918年十四个国家围攻苏联的传统。其次,从现实看,苏联的状况要比二十三年前好得多。无论就工业、粮食或原料方面来说,都要富足许多倍,潜藏着打败法西斯的巨大经济实力。
再次,从国际上看,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与苏联正结成反对德国侵略者的统一战线,陷入希特勒暴政压迫下的欧洲各国人民也对苏联的反击给以同情和拥护。第四,从德国内政看,处在大破产的前夕。德国笼罩着饥饿和贫困,在四个月的战争中,德国损失了几百万士兵,德国流血殆尽,人员后备正在穷竭,愤恨的精神浸入到感于战争结束无期的德国本国人民中。毫无疑义,德国决不能长久支持这种紧张局面。
最后,斯大林说到:德国侵略者想对苏联各族人民进行歼灭战,他们就一定会得到歼灭。我们的任务就是把侵入祖国领土的所有德国人——占领者一个不剩地歼灭掉!斯大林的讲话结束后,全场欢呼声响彻云霄,口号声、掌声连成一片,将士们高呼:“乌拉!”全副武装的苏联红军部队,迈着坚定的步伐从列宁墓前走过,接受了最高统帅们的检阅,随后就从红场直接开赴前线。这次阅兵极大增强了苏联军民战胜德国法西斯的信心,也向全世界人民宣布:穷凶极恶的法西斯侵略者必将遭到最后的覆灭。
历史证实了这个事实。1945年法西斯德国终于宣布无条件投降,希特勒畏罪自杀。6月24日苏联在红场举行了隆重的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大阅兵。当几十面德军被缴获的军旗丢弃在红场墙角下时,人们终于明白了:在这场涉及人类命运的大决战中,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
3、2015年5月9日阅兵
压制了丑化二战历史的邪气,增强了人们的历史荣誉感
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国内外弥漫着一股否定苏联卫国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成果的逆流。美国及一些东欧和前苏联国家加快了诋毁苏联军队、歪曲二战历史的步伐。它们把斯大林体制与希特勒纳粹主义相提并论,认为苏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重新解读二战结束的后果,认为二战的结束对东欧等国家来说不是“获得自由”,而是“被奴役”;质疑苏联和苏军在二战中所发挥的决定性作用;甚至在一些国家发生肆意亵渎和拆除苏军纪念碑等现象。
针对上述歪曲历史的言论,普京总统多次表示反对否定、歪曲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这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他说,那些蛮横的、恣意妄言的言论,完全不尊重整整一代人为了胜利付出生命代价的事实。他们的目的在于,从自己地缘政治利益出发进行历史投机,诋毁当代俄罗斯的道德面貌和贬低俄罗斯的力量。
普京还谈到二战的胜利与当时的苏联体制的关系。他说:“如果当时的(苏维埃)政权不是那样严酷,而是处于沙皇尼古拉二世时期,我们能够赢得战争的胜利吗?肯定不可能。而如果我们输掉这场战争,后果将是灾难性的,斯拉夫民族将从肉体上被消灭,不仅俄罗斯人,犹太人、吉普赛人、波兰人等都将被消灭。”
的确,在“严酷的”体制下,社会一般要承受更大的代价,包括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但正如普京总统指出:对某些历史事件所付出代价的评估,如彼得大帝改革的代价、伟大卫国战争代价的评估当然是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看到这些事件的后果和影响。就是说,尽管付出了,但取得胜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