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示范引领
站在历史和未来的交汇点,我们党必须适应新形势新变化,立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标准和要求,吸收治理及善治理念,不断完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提升从严治党的水平,以政党治理现代化引领和推动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坚守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政党治理首先要从思想上正本清源,明确党的政治本色,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只有解决理想信念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治党问题。广大党员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打好精神补“钙”之基;要学好并遵守党章与党规法纪,把党章与党规法纪作为最根本的行为规范,坚持党章与党规法纪面前人人平等、遵守党章与党规法纪没有特权、执行党章与党规法纪没有例外,巩固精神补钙之本;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真正使核心价值观内化于信仰、外化于行动,凝聚精神补钙之魂;要积极开展党内思想斗争,在原则问题上决不妥协让步,坚决同一切错误思想倾向作斗争,从而磨砺精神补钙之器。
全面从严治党要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确保“肌体”健康。各级领导干部是全面从严治党的直接推动者和骨干力量,对他们理应有更严格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从严管理干部贯彻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坚持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让每一个干部都深刻懂得,当干部就必须付出更多辛劳、接受更严格的约束。”这为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管官治吏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做到从严管官、从严治吏首先要立标准、定规矩,以“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为目标,从严教育培养,从严选拔任用,从严考核评价,从严管理监督,切实把那些德才兼备、既廉又勤、让党放心、让人们满意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要严格管理党员队伍,按照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彻底解决个别党员对党的认识不够深、理解不够透的问题,做到“标准严,情况实、考察严,调查实、纪律严,作风实”,把紧“入口”,保证发展党员的质量,使党的肌体每一个细胞都纯洁健康;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民主集中制,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着力解决一些党内生活不正常、不认真、不严肃的问题,提高党内生活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使广大党员干部在严格的政治生活中增强党性锻炼和修养。
全面从严治党要强化责任担当,牢牢牵住党建“牛鼻子”。全面从严治党,很大程度上是个责任制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这是对党章规定的重申与回归,为各级党委落实依规管党治党、全面从严治党指明了责任界限。各级党组织要敢于担当,勇于负责,既当领导者,又当执行者,做到真正将主体责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中;要强化责任履行,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党建大面积出问题就是渎职的理念,明确抓党建的责任清单,确保党建工作有人抓、问题有人管、责任有人担,真正把党建工作作为最大的主业;要强化责任考评,坚持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强化全程跟踪考评,及时分析研判,用责任制层层传导压力、激发动力;要强化责任追究,对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的地方、部门和单位,既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又严肃追究分管领导责任,真正做到有责必问、失责必究。
全面从严治党要以“三严三实”标准,大力正风反腐。当前,全党紧扣“三严三实”主题整改整风,正风反腐成效明显,政治生态日渐晴朗。但是认真对照中央的要求,作风问题和腐败现象病根未除、病源还在,仍停留在“不敢”层面,距离从思想深处、具体行动上推动形成“严”“实”的主观意愿还有不小的差距。应该说,改作风、肃贪腐到了节骨眼上,这两条红线,既剜除毒瘤、更净化生态,既治病救人、更强身健体,共同汇成从严治党的强劲脉动,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要从“四风”入手,抓常抓细抓长,抓住每一个时间节点,发扬钉钉子精神,确保作风问题不反弹不回潮;要坚持凡“腐”必反,对腐败现象要敢于抵制、敢于斗争,与腐败现象坚决斗争到底;各级领导干部要以上率下、示范带动,带头学习提高、带头查摆问题,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做到“心中有党不忘恩、心中有民不忘本、心中有责不懈怠、心中有戒不妄为”,让“三严三实”成为各级领导干部修身做人用权律己的基本遵循、干事创业的行为准则。
全面从严治党要扎紧制度笼子,谨防“牛栏关猫”。全面从严治党重要一条,就是必须把制度笼子扎得更紧、执行尺度把得更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管长久、管普遍的制度,既治标、又治本。要坚持“破”“立”并举,及时清理、修订和完善党内法规制度,有重点地完善惩治腐败和作风建设监督惩戒方面的制度,进一步细化党规党纪,把党的建设制度笼子扎细扎密扎牢,达到治本效果;要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强化制度刚性,严格执纪执法,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不留“暗门”、不开“天窗”,使制度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充分发扬群众监督作用,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开启干部监督全天候探照灯,紧密依靠群众,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形成常态、见到实效。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治理道路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ZH010)
责编/张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