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社会洞察 > 正文

聚力“一带一路”三大关键点

从一个学术概念上升到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再发展为统筹内外的发展战略规划,“一带一路”倡议在短短两年时间里连上几大台阶。在当前的务实推进阶段,如何确保“一带一路”建设获得可持续发展?

“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要找准‘痛点’。”8月8日,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赵磊在首届“一带一路·百人论坛”上表示。在此次论坛上,来自政界、商界、学界和传媒界四大领域的200余位专家齐聚北京、群策群力,把脉“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关键点和突破口。

逃避风险是更大的风险

如何应对风险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一大关键点。对当前学界热议的风险问题,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提出了不同的视角,“‘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确面临很多风险,但我们不能对风险过于担忧。”

王文对“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的实地调研发现,大多数“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在当地发展得很好,赔钱的案例是少数,但因为西方媒体的大肆炒作,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失败案例更容易引起关注。“风险永远与利益同在。”王文认为,目前“一带一路”建设继续往前推进,需要重温1992年“下海潮”时的冒险精神。我们不要怕风险,逃避风险才是这轮改革最大的风险之一。

论坛发布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合作报告(2010—2014)》也展示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产业合作的广阔前景。这份报告基于中国海关总署提供的我国对外贸易大数据,梳理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现状。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额总计6370亿美元,同比增长12%,远超我国总出口贸易6.1%的增速。2014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贸易额总计4834亿美元,同比增长2.6%,增速也超过我国总进口贸易0.4%的增速。

报告建议,全国及各地区未来应依照产需结合、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重点推进中东和东北亚能源资源勘探开发合作,东南亚和南亚新兴市场产业转移,中东欧新兴产业合作和高端市场开发,将投资和贸易有机结合,以投资带动贸易发展,同时带动工程、产业、企业和产品“走出去”,以便我国拓宽贸易领域,优化产业结构,进而打造全方位“一带一路”互利合作经贸关系。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