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调整电视媒体公益广告播放的时间和频率。首先,公益广告的播放要讲求时间上的合理性和适时性,不仅要贴近大众的生活规律与日常习惯,还要掌握好公益广告播出与呈现的黄金时间,以追求更广泛的受众。其次,在主要频道或者群众关注性比较高的频道,要适当增加公益广告播放的频率。总之,公益广告应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的弘扬,而时间的选择正如火候的把握,若顺风吹火便可一挥而就,因此力求抓好播出的时间,影响到更多的人,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并注意公益广告对核心价值观的播放频率,重要时段可循环播出,所谓百闻不如一见,见的、听的多了,自然也就会记住,刻入脑海,成了自己的东西,因此要使其在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中深入到人们的内心,从而引导人们的思想,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
宣传形式应尽量贴合各类受众的接受特点。公益广告要想增强其有效性还必须做到充分考虑和分析各类受众的典型特点,比如他们的年龄阶段、心理倾向、工作环境、性格特征等因素,实现公益广告的针对性与综合性的充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和复杂性,所以公益广告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其设计要致力于贴合各类受众的特点,必须紧密联系群众,如此才能产生所期待的效应,甚至可以在宣传后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接受效果。例如,爱国情操的培养所针对的受众虽然具有全面性,但也要具体考虑到不同年龄层次受众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特点,并抓住其兴趣点,对儿童、青年、老年进行不同层次的教育。
提升核心价值观呈现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性。色彩的运用和多种创造性设计效果的使用使得公益广告越来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与鲜明的说服力,如动画、音效、色彩搭配等各种先进的FLASH技术和科幻效果插入等。而公益广告本身就是现实性、艺术性和美感的结合,呈现过程兼顾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的事物从来对人们都具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吸引力,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益广告的宣传中,要发挥公益广告的设计优势,更要注意语言、画面和效果的美感,加深文化底蕴,渲染艺术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根植于心、心行合一,真正在赏心悦目中达到对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传播的目的。具体在运用公益广告这一设计优势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目的和价值宣传主题去设计渲染重点和选择不同的效果类型。
最大限度地利用多种广告宣传渠道和形式。目前看来,公益广告的宣传形式越来越具有多样性,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报纸、电视、广播等,尤其是在新媒体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公益广告宣传渠道也相应地不断更新增多,新的现代化的传播形式相继出现并得以运用,比如网络电视、手机、微博、博客等等。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其本身的公益性非常鲜明,两者的结合势在必行。而在利用公益广告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我们完全可以利用飞速发展的新媒体,创新多种新渠道新方式,加强电视公益广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播放力度,开展网站、微信、手机新闻、微博的全面覆盖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做好公共设施、交通工具、公共场所的便利优势利用,努力营造和形成一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随时捕捉、随处可见的浓厚文化氛围。
结语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步骤,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而公益广告这一传播信息的手段,融传统与时尚为一体,聚自然人性与前沿科技于一身,若能将公益公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相结合,其可创新点和开发潜力可谓是不可限量的。应充分运用公益广告的独特优势传播社会主流价值、引领文明风尚、传递正能量,并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益广告的选题规划和内容创意,有效利用公益广告的宣传优势,引用开拓多种传播渠道,占领网络重地、引导正面舆论,形成公益广告传播先进文化、传扬新风正气的强大声势。
(作者分别为河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教授)
责编 /张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