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解决资源错配和结构性扭曲问题
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核心和源泉来自全要素生产率(TFP)。目前中国经济之所以出现经济增速下降,短期内一个根本性问题就在于体制机制瓶颈,导致资源严重错配和一系列结构性扭曲问题,进而造成全要素生产率出现下降,这一点在曾经作为全国经济高速增长引擎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表现尤为突出。由于这些问题未得到彻底解决,这就造成了中国经济新常态下持续赶超的实际经济增长低于潜在经济增长(即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时的经济增长);反而由于持续资源错配,造成目前实体经济产能过剩、企业预期利润下降、投资意愿减弱等实体经济生产经营困难问题,也导致在货币政策宽松条件下,由于流动性过剩致使虚拟经济严重背离实体经济,资本市场出现过度投机和剧烈波动等问题。因此,目前除了在短期内继续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外,更要加快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重点是推动生产要素市场改革,加快形成劳动、资本、土地等要素价格市场化机制,通过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从根本上纠正各类生产要素和资源错配问题;通过不断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创造积极有利的体制机制环境和结构条件,进而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经济升级转型提供内生性动力。中央目前采取的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短期刺激增长政策与长期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都是非常正确的,这既考虑到短期内经济稳定增长,又考虑到长期内通过深化改革和创新,来解决各类资源错配和结构性扭曲问题。当前,十分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把握好各类长短期政策的最佳平衡点,各类政策组合既要有利于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又要有利于长期改革和创新驱动,确保赶超型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得到转换,更要防止多年来由于资源错位问题引发的经济系统性风险和经济波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