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学术人生 > 正文

刘鹤:总书记的经济智囊(4)

“最重要的经济智囊”

2003年3月,刘鹤出任中财办副主任,开启了在中财办的职业生涯。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下设的中财办,是负责经济工作的最高议事机构,是一个正部级机构。近20年来,中财办主任都同时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

2008年9月17日,即全球知名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两天后,金融海啸即将横扫世界,时任总理温家宝派刘鹤到美国与哈佛大学的一组专家会面,商谈对策。刘鹤曾于1995年获得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公共管理硕士学位,此次他见到了哈佛大学校友、中国问题专家托尼•赛奇教授。赛奇回忆说,刘鹤的使命,就是向温家宝传达美国陷入金融危机的深度。两个月后,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出台。这项计划现在受到质疑,但很多人认为,在当时,这样部署是正确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鹤的影响力愈加突显。他的获奖论文《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发表在吴敬琏主编的学术期刊《比较》的2012年第五期,获得学界的广泛好评,特别是文章结尾处的3点思考:树立底线思维方法,对危机可能出现的最坏场景做出预案;我国的战略机遇,在本次危机前主要表现为海外市场扩张和国际资本流入,危机后表现为国内市场对全球经济复苏的巨大拉动作用和在发达国家呈现出的技术并购机会和基础设施投资机会,我国在危机前抓住机遇一举成为全球制造中心,危机后应把握这些变化,谋求中国利益和全球利益的最大交集;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抓好重大课题的务实超前研究。

“底线思维”理念得到习近平的认同。在2013年初的一次重要会议上,习近平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此后,习近平在多个场合提及“底线思维”。

2014年5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及“新常态”:“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张卓元在接受《环球人物》记者采访时说,刘鹤所讲的我国战略机遇期内涵的变化,即指危机过后,我国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这与后来中央提到的‘新常态’的含义是一致的,刘鹤的观点有其预见性”。

2014年8月,某财经媒体筛选出当今中国最重要的经济智囊榜单,刘鹤居首位,陈锡文、林毅夫、刘世锦、李扬、蔡昉等也入选。该榜单的入选标准包括:他们首先都是一流学者,有着独立的研究精神和傲人的论文著作、研究成果,而且即使是在行政岗位上依然不脱离学术研究;其次,他们在权威智库机构中担任要职,其所在的机构具有重要的政策咨询性质;其三,他们经常有机会向国家领导人陈述意见建议,其研究成果能影响经济决策,并对社会经济进步有重要影响。

低调,思想开放

细心的人发现,刘鹤2014年12月参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15年4月到上海调研时,头发已变得几乎全白。张卓元告诉《环球人物》记者:“他以前是染发的。大约在两三年前的一次春节团拜会上,他说,染发对身体不好,想来想去还是决定不染了。”当被问到刘鹤的性格与处事特点时,张卓元说:“低调,思想开放,虽然身居要职,仍注重研究问题。”时至今日,刘鹤与任志强、余永定等一起工作过的很多人仍是十分要好的朋友。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开会的时候,针对别人提出的敏感问题,刘鹤并不正面作答,而是会提出自己的问题。因为患有喉疾,他说话声音很轻。中财办在回复《华尔街日报》的电子邮件中说,刘鹤认为外界对他在中国经济政策制定方面扮演的角色有许多误解,实际上,中国的经济政策是通过一个集体决策体系制定的,任何个人发挥的作用都是相当有限的。

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了“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名单,此前呼声较高的刘鹤没有进入该名单。余永定告诉《环球人物》记者,中财办是“在后头领导,不一定直接出面”。有评论认为,“十三五”是中国从大国向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刘鹤将继续受人注目。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
标签: 刘鹤   智囊   总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