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理论探索 > 正文

正确认识和处理“三严三实”四个辩证关系(2)

“三严三实”中上与下、己与人的关系

“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上行下效”这个成语揭示了行为影响中“上”与“下”的辩证关系:上位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起而效法。上位者的言行举止对下位者具有明显的“教”化作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当然,下位者的言行举止对上位者也具有强化或抑制效果。我国有尊者为师、以吏为师的传统,“上”对“下”的作用更加明显。孔子有句名言:“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它道出了一个执政规律:执政者的表率作用,是最好榜样,对下能产生不可替代的感染力、执行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从古到今,领导带头都是最大的带动力、贯彻力、执行力。

“三严三实”还蕴含着“己”与“人”的问题,即内在自律和外在约束的关系问题。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传统文化中有丰富的自我修养、严格自律的智慧:“吾日三省吾身”、“不奋发,则心日颓靡;不检束,则心日恣肆”、“骥走崖边须勒缰,人至官位要缚心”。马克思曾说:“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自律是人类的一种美德,严明的自律精神更是共产党人的先进性所在。当然,我们党也充分认识到外在约束的重要作用,在要求党员严格自律的同时,也制定了铁的纪律。作为一名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做严于自律和自觉接受他律的表率,这样就会“其身正,不令而行”。

新一届中央政治局以身作则、以上率下,落实“八项规定”转变作风,成效明显,彰显了对上与下、己与人的辩证关系和对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以上率下,由己及人,其力无穷。“三严三实”中要处理好上与下、己与人的关系,一是要求上级党组织和领导班子带头践行“三严三实”,带头开展活动,层层做出示范;二是领导干部个人要以身作则,争当“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的干部表率;三是一把手作用关键,必须成为好干部标杆,更要在专题教育中时时处处带好头。当前,各地以主要领导干部讲党课启动这次专题教育,就是开了一个好头。

“三严三实”与日常工作的关系

加强党的建设、从严治党,最终目的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有效地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日常工作。“三严三实”与日常工作是辩证的有机整体。首先,日常工作需要是“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出发点。当前,“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在协调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之重、矛盾风险之多前所未有,迫切需要“三严三实”的干部队伍去披荆斩浪。其次,“三严三实”与日常工作以内容和形式的方式存在。事实上,“三严三实”、“不严不实”更多地存在于日常工作之中,并在日常工作的动态推进中体现出来。再次,日常工作的成败是“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实效的试金石。只要严字当头、实处着力,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就会取得进步;反之,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徘徊不前,一定能找到“不严不实”的原因。

因此,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要与当前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专题教育与日常工作有机融合、相互促进,两手抓、两不误。首先,要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与日常工作统一规划部署,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结合起来,与完成本地区本部门各项工作任务结合起来,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其次,要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与当前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的重点焦点难点相协调,使之相互促进。这些日常工作往往最需要“严”、“实”,是专题教育和推进工作之“纲”,“纲”举则目张;再次,要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效、当前改革发展稳定工作成效与干部考核评价相协调,以制度完善推进干部队伍和政治生态建设。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
标签: “三严三实”   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