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以十八大中关于“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建设”议案为主题,围绕这一主题深入剖析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建设的存在历史意义,从新型政党建设的时代背景、必要性、机遇与挑战三大方面着手,层层细分,综合性探讨与研究新型政党建设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性作用。
【关键词】新三型 执政党建设 时代背景 机遇 挑战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识码】A
新型政党建设的时代背景
共产党执政需要。我国执政党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与其他任何政党或者组织最大的区别。阶级社会将统治阶级的利益最大化作为第一出发点,而中国共产党作为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结合,成为具有先进性与时代性的政党。在经济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必须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和时代性,才能不被时代淘汰,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政党刻不容缓。①
历史经验表明,任何一个政权都要取决于民心向背,离开民众的支持,执政党是难以持久坚持下去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满含中国特色,是我国国情的真实体现,所进行的一系列思想、体制上的革新都带有中国符号。中国共产党带着广大群众的期望,在历届领导集体的正确领导下,依靠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步入正轨。
时代是发展的,新的时代形势向中国共产党建设提出了新的期许,要求执政党坚持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发展道路进行到底,与最广大人民群众永远凝聚在一起。执政党要不断加快改革创新的步伐,充实政党内涵,建设研习思维、服务方向、创新体制紧密联系,把自己建设成更优秀、更成功的政党组织。
在中国共产党政党探索的道路上,凝聚了众多的智慧,例如“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的提出,成为我党今后工作及学习的标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共产党工作的本质和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执政的宗旨,在执政党的工作和相关政策上都得到了验证,从本质上解决了“为谁执政、为什么执政”的难题。②党的十五大报告强调,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指出要将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真真切切为人民谋福利,踏踏实实带领人民走上更好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民主议案更深入民心。在党的历届重大会上,都对这一问题提出重要报告。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强化主人意识,对建设创新学习、创新服务、创新型提出了新的期望;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将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建设提上议程,深化强调了建设新三型政党的关键性。
时代发展要求。革故鼎新,推陈出新是现代化社会的必要,一成不变已经不能适应快速化的社会发展要求,学习、服务、创新也是时代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我国执政党也要顺应这一发展步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理念作为思想武装,将研习方法、服务思维、创新途径用到我国政党建设的基调上。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时代性、先进性的新型政党,必须将中国特色发展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紧密结合,以理论做指导、用实践来论证,以证明创新学习、创新服务的政党建设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我国进步执政党前行的必然。社会实践是历史的,是发展的。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在某一个特定时期属于先进的东西,有可能成为一种落后,先进的理念也可能成为发展桎梏,只有不断发展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才能保持持久战斗力。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封建思想根深蒂固,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后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但是某些思维仍存在滞后性。这就要求新型政党建设必须主动摈弃,做到与时俱进。
新型执政党建设的意义
现代化组织的要求。现代化社会是一个相互学习共进,扬长避短的组织。而新型执政党是一个集“学习、服务、创新”于一体的组织,具有自身独特的形态。与一般“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组织既有共同点也有区别。③第一,普遍拥有崇高理想;第二,力求打造一流业绩;第三,组织目的在于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第四,同时为人类社会提供精神文明成果和物质文明成果,宣传先进文化;第五,将学习方向、服务能力、创新思维等突出点汇集于一体;第六,是输送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人才的纽带;第七,汇集社会正能量;第八,有素质、有品质的社会组织。新型的有高素养的组织已经是现代化组织学习和前进方向。
对新三型组织研习与发展。创新研习、创新服务是对我国党组织新三型建设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党组织的内涵及精髓,进而发展成具有真正意义的学习、服务以及创新型党组织。④我国党组织的建设要结合先进性、时代性的共同要求,将“新三型”党组织真正建设起来。
发展新型学习型的政党应着重应对:第一,始终发挥执政党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全民主动学习、终身学习,全面提高素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基础,深入学习中国化理论成果,自我充实,加强全员理论武装,使学习型思维愈加成熟和坚定,与党中央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始终保持一致;第二,建立健全学习方法体系,优化学习理念,创新学习;第三,坚持以实践检验真理的标准,不断实践,将各级领导班子打造成学习型的先进队伍,将广大党员干部培养成学习型的高素质人员。
发展新型服务型的政党应着重应对:第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坚决摒弃特权思想和官本位思想,始终保持良好的干群关系;第二,要完善对广大人民的服务网络,扩大服务领域,做到情系人民、利为民谋;第三,要深入基层服务,贯彻落实“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深入基层,了解民情,与广大基层群众密切联系在一起,以真正解决人民的需求;第四,要为党员服务。党员是党组织的重要组成分子,没有广大党员干部,党组织也就不可能存在。因此,党组织应重视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培养与关怀,加强内部和谐与团结,以增强整体素质,将其培养成一个真正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组织。
发展新型创新型的政党应着重应对:第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的地位不容小觑,必须敢于开拓创新、转变思维;第二,结合本国实情,吸取国外成功案例的精髓,为我所用,为创新提供人才、文化、制度等全面的支持;第三,要坚持系统创新。改革和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必由之路,也是一个政党建设前进的必由之路,要始终坚持创新,建立健全系统化的创新体制。推进理念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和制度创新,以创新寻促突破。要致力于转作风、提效能,用心思考,用心谋划,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基层组织建设、人才工作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多动脑筋,深入研究,不断推进难点问题的有效破解和特色工作的不断创新。组织工作要培育“精品”、打造“亮点”,就必须强化争先进位、事争一流的意识,就必须吃透上级精神,把准基层实际,找准激发动力,启动活力,增强凝聚力、战斗力的结合点,以求实助跑,主攻创新,精于功效。要立足本职,求实、求深、求细,在培育特色、做强品牌上下功夫。要强化宣传,学会同媒体打交道,对重大典型和特色工作,要上大报大刊。通过现代化信息传播媒介,以更快、更准的对外宣传信息,打造精品的文化精神品牌,让外界更全面认识组织的魅力,向组织靠拢,提升整体的形象。⑤
建设新三型执政党亟待应对的难题。新型政党建设任务任重道远,这是因为:第一,同优秀的“三型”组织比较起来,许多党组织依然存在很大差距。比如腐败问题,我国的腐败问题突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民群众对党组织的信任度,而在优秀的三型组织中这种现象是极为罕见的。第二,将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新型政党建设提上议程显得相当关键。如何把全党思想集中到十大上以来,让各级党组织积极参与,依然需要长效机制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