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主国家共同体和民主国家同盟是美国价值外交和对华民主输出战略的重要工具。面对美国全方位的价值输出和其在国际制度中的主导地位,中国除了加强自身建设外,还应该提升软实力,加大中国价值和观念的国际传播,提高我国在国际组织中的话语权,更好地利用国际制度维护国家政治利益和安全。
【关键词】民主国家共同体 民主国家同盟 民主输出
【中图分类号】D521 【文献标识码】A
国际制度由于其独特的价值成为美国对外民主输出的重要途径。进入21世纪,美国加大了通过国际制度对外输出民主的力度,凭借其强大的国际号召力和国际制度创设能力,美国倡导和创立了民主国家共同体,并谋划进一步成立民主国家同盟。民主国家共同体和民主国家同盟是美国对外民主输出战略中的一环,并已对中国产生影响,中国应重视并加强研究。
从民主国家共同体到民主国家同盟
民主国家共同体的创立与发展。G·约翰·伊肯伯里在《为什么输出民主》中指出,国际制度、价值共同体是冷战后美国大战略必备要素。美国建立民主国家共同体的想法并不是在冷战后才出现的,而是存在于美国的历史传统中。美国政治传统的核心观点认为制度有助于克服并整合多样和对抗的利益;拥有共同的制度和自由民主价值观的国家身份是国际秩序稳定的源泉。围绕民主国家建立世界秩序是二战时期罗斯福和杜鲁门总统的目标。二战后,民主国家共同体出现在大西洋,北约就是这种观念的产物,其成为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重要支撑。冷战后,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为其输出民主提供了绝好的历史机遇,民主国家共同体概念再次出现。克林顿上台后,民主国家共同体概念逐步发展为明确的构想。1995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明确指出,推动西半球民主国家共同体是“促进国外的民主”的核心之一。在该战略指导下,美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实际行动。
2000年6月,由时任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领导,联合波兰、韩国、智利、印度、捷克、马里6国政府共同发起在波兰华沙召开世界民主国家大会。107个“民主国家”派出代表参加了会议,最终签署了《华沙宣言》,正式宣告了民主国家共同体的诞生。其宗旨在于加强和深化全球民主原则和行动,促进民主体制,扩展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民主、人权、法治等政治价值。大会每两年举办一次,迄今已举办过7次代表大会,后在韩国首尔、智利圣地亚哥、马里巴马科、葡萄牙里斯本、立陶宛维尔纽斯、蒙古国乌兰巴托举行,分别通过了《首尔行动计划》、《圣地亚哥承诺》、《巴马科共识》、《里斯本宣言》、《维尔纽斯宣言》和《乌兰巴托宣言》。2015年将在圣萨尔瓦多举行代表大会。民主国家共同体的会议形式不仅有政府部长级代表参加的政府间会议,还有跨国非政府组织或各国民间组织参与的会议。每次都有100多个国家参加,并吸引了联合国、欧盟等国际组织参与。民主国家共同体日常活动主要有:推进民主教育、促进民主国家共同体国家区域和国际合作、参与和加强公民社会、促进某些国家和地区的民主发展。
目前国家民主共同体已形成了完备的组织体系:轮值主席国、执行委员会、治理理事会、永久秘书处、工作组、国际指导委员会、联合国民主核心小组。国际指导委员会是民主国家共同体的特有机构,成为全球各地公民社会参与、影响民主国家共同体的平台。2011年国际指导委员会邀请了100多名全球公民社会活动家参加了维尔纽斯的部长会议。①由美国推动形成的民主国家共同体在10多年的发展中,不断加强自身的能力和组织改革,影响日益扩大,成为冷战后美国输出民主的一项重要国际制度。
民主国家共同体的2.0版—民主国家同盟的设想。当美国在推动民主国家共同体的同时,美国学界和战略界开始酝酿策划民主国家同盟。2006年9月,普林斯顿大学发布了该校主持的国家安全项目研究成果“塑造法治之下的自由世界—21世纪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又称普林斯顿报告。该报告系统阐述了建立“民主国家联盟”的战略构想,并试图以之取代联合国,作为美国实施“制度霸权”的工具。报告提出,自由体制是建立一个有法可依的自由世界的保障。而自由体制构建的核心则是“民主国家协约”,一项“旨在加强世界上自由民主国家安全合作的新制度。这样一个协约将使‘民主和平’得以确认并制度化”。②作为对“民主国家协约”倡议的响应,在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共和党候选人约翰·麦凯恩,提出要建立一个“民主国家联盟”(League of Democracies),通过集体向独裁政府施加压力,推进全球的“自由与民主”。尽管现在美国政府未明确提出要推进“民主国家联盟”,但在实践中,美国明显加大了价值外交的力度。有专家认为,美国会在合适的时机实践“民主国家联盟”战略构想。③“民主国家协约”或是“民主国家联盟”,其实质都旨在构建一个民主国家联盟机制,以在全球传播美国等西方价值观。
民主国家同盟可以说是民主国家共同体的升级版:一方面,民主国家同盟对成员国的“民主”资格要求更严格。民主国家共同体成员国可以是民主制国家,也可以是处在民主化进程中的国家,只要他们公开承诺加强、推进民主原则和实践。因此,民主国家共同体成员国很宽泛,在构建之初就有100多个国家加入,包括俄罗斯、委内瑞拉、阿塞拜疆等不被民主国家同盟提倡者们认同的国家。从民主国家同盟章程的规则与他们所列举的符合民主国家协约成员资格要求的国家名单来看,也只有美国传统上的盟友(如欧盟及非欧盟的北约国家、日本、印度、韩国等)以及美国的新兴民主战略伙伴(如印度、墨西哥、南非、巴西等)才能成为民主国家协约的一员。④另一方面,在决策原则上,民主国家同盟更集中。民主国家共同体实行协商一致原则,由于成员众多且民主发展程度不一,很难达成实质性的共识。而民主国家同盟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并且成员国承诺“在本国政府难以保护公民免于可避灾难时接受国际社会的介入”,这为同盟采取行动,干预他国内部事务成为可能。美国的目的就是要打造一个其控制下的由战略盟友组成的民主国家同盟,授权采取包括武力在内的集体行动,更有效、灵活的服务于美国对外战略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