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中国声音 > 名家观点 > 正文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须破零和博弈“心中贼”(2)

美国战略思想界悲观论点的蔓延,主要原因是放大了中美关系之“孽缘”的一面,即两国在亚太地缘战略层面的博弈。但深究起来,“太平洋不太平”的重要原因主要在于美国全面推行、深化亚太“再平衡”战略,以对冲中国的发展势头。宽广的太平洋因之风高浪急,成为中美博弈的战略场。

细言之,从上世纪90年代起,美国战略决策层即着手亚太安全布局,以强化安全同盟联网,实现对区域的全覆盖。美国针对中国的“拒止反介入战略”,加强战争战役层面演练,以遏制中国军事能量“走出去”;促进“印—太”联动,以实现“两洋战区”的统筹摆布,干扰中国构筑周边战略依托的意志;欲将美日、美韩、美澳的2+2战略安全对话机制拓展到美越、美印、美菲等国;默许日本渐进实现与美军的战力“一体化”,使之能在第一岛链牵制中国。

显然,美国的言行导致该地区战略环境的恶化,尤其是针对中国近年在南海主权范围内的填海造地,美国军政界摩拳擦掌,一片喧嚣。5月中旬,美军侦察机飞临我南沙岛礁上空,并扬言或派遣机舰进入岛礁的12海里范围。美国的言行,在佛教看来,属于“我慢”,即自高自大、轻慢他人,一受刺激就气急。根源在于大洋彼岸的这个国家是纸老虎,但也是真老虎。美元、美资、美军、美援四大件战略工具使之得以长期扮演一个霸气的角色:“太平洋的警察———管的宽”。

佛教有妙语曰:“夫两敌相向,必有缺伤。”讲的是“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的道理。中美关系趋紧,目前的“凉战”会否走向“新冷战”甚至诱发局部热战,令人担心。佛教哲理提高了战略思维境界,较之美国战略界的消极心态,中国战略家立意积极、登高望远、体悟更深。中国处理此次“南海博弈”的政策主线明确、态度鲜明、立场坚定、把握分寸、留有回旋,即捍卫主权、继续建设、克制合作、外交谈判、解决争议。

“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在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上,“不冲突不对抗、互相尊重、合作共赢”及“太平洋足够宽大,完全容得下中美两国共舞”的理念必将引导、推动中美关系良性互动,开花结果。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修其心。”“修其心”首先要“破心中贼”。此“贼”乃导致中美关系磕磕碰碰、停停走走的“零和思维”。一般而言,“危机管控”、“擦枪走火”等都是有形的、易发现和消弭的;但冷战思维则十分顽固,不易消除。“念佛容易信心难,心口不一总是闲。”塑造新型大国关系,不仅需要恒心,更需耐心,创造条件,增砖添瓦,泥多佛大,包容共赢。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中美关系   美国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