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中国声音 > 名家观点 > 正文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须破零和博弈“心中贼”

作者: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陆忠伟

中国与太平洋彼岸美国的关系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组大国关系,从而决定着亚太战略平衡、国际战略平衡及世界和平稳定。正因为这组大国关系的厚重,其发展动向及走势备受关注。

古今中外,一部大国霸业的兴衰史令人发问,今日的中美关系走向何方?画外音之一是“国强必霸”、“战略摊牌难免”,中美关系难以走出崛起大国挑战守成大国的“修昔底德陷阱”。画外音之二是“中国希望和美国平等共享这个世纪”(李光耀语)。“亚太地区是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试验田”(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语)。上述两种声音揭示了中美关系发展的不同路径:兵戎相见或竞合共处。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相关理论是中国的政治家、战略家在把脉世界、多维思考、高瞻远瞩、系统论述的基础之上凝练而成的外交新思想,前无古人,后启来者。2013年6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共同会见记者时指出,“中美应该也可以走出一条不同于历史上大国冲突对抗的新路”。这一论述对指引、践行对美关系,妥善处理与守成大国的关系,极富时代价值。让人们在中美关系乍暖还寒中感受到了暖意,看到了曙光。

佛家有妙语曰:“有缘则合,无缘则离。”意在强调世上一切事物都依赖一定条件而存在,人与人的聚合离散有一定条件,要看因缘。国家关系、大国关系的分道扬镳或同舟共济也躲不开“因缘”这一条件。今日中美关系发展之“因缘”———所依赖的条件是“全方位利益交融大格局”:经济、贸易、金融、文化、科技、能源、环境、安全、军事、太空、网络,以及区域安全秩序建设、全球气候变化谈判等诸多领域的利益交汇。

如上所见,这对双边关系的合作领域之宽广、利益交融之水积蓄之深厚,足以具备负载大船前行的力量。两国的贸易规模突破5000亿美元,即可佐证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韧性。必须承认,此乃中美建交40多年来两国朝野修行、积累的功德与正果。这种“因缘”,在大国盛衰史上绝无仅有,德日挑战英美霸权、美苏冷战,皆因“水浅而舟大”,与当今中美关系不可同日而语。“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这正是中美关系发展,合作促共赢的顺风、好风、利风。

遗憾的是,最近的美国战略思想界,对中美关系悲观、沮丧的思潮有所抬头,智库、国会、军方、政府在涉华问题上,消极、强硬观点越来越占多数且居上风。以致显示中美关系前景的“行情大盘”一时“绿肥红廋”,高开低走,震荡回落,不容乐观。

如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兰普顿就中美关系现状提出了悲观看法:“美中关系的临界点正越来越接近。”“我们各自的恐惧比关系正常化以来的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于超越对双边关系的希望。”“美国政策精英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倾向于把中国看成是美国在全球主导权的一个威胁。”

又如,兰德公司国际防务问题专家蒂莫西·R·希思撰文鼓吹,“美国应对中国的最佳方式或是加强自身在亚洲的战略再平衡努力”。“华盛顿在该地区拥有强大的安全联盟和伙伴关系网络”,“这些都为美国提供了现成的手段,让它可以平衡中国的影响力”。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中美关系   美国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