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理论探索 > 正文

习近平治国理政论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3)

核心理念

理念从本质中提升。我们党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基于这一本质,习近平把“为人民担当”作为其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开篇,是习近平同志当选总书记之后,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演讲词。其主题,讲的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围绕这一主题,全篇讲的核心内容,就是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他在接受俄罗斯记者采访时指出: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可简称“为人民担当。”这一理念,既与为人民服务一脉相承,又赋予为人民服务以时代精神:当今要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就必须担当起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人民根本利益的责任,以敢于担当的精神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总体思路

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形成了“破解难题、建构秩序、唱响中国”的治国理政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首先是破解我国发展进程中积累起来的矛盾和难题。诸多矛盾和难题不破解,就根本无法前行。习近平强调指出:问题倒逼改革,即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破解种种难题。以全面深化改革来破解难题,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第一部曲。

在破解难题的同时或之后,应注重建构秩序。这不仅是因为以往发展进程中积累起来的矛盾和难题与缺乏良性的社会秩序有关,而且只有建构良性的社会秩序,才能真正减少今后我国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难题,才能激发和汇聚社会正能量。根据习近平的论述,建构良性的当代中国社会新秩序的基本框架是:基于公平正义理念,发展和完善我国干部人事制度和利益分配制度;既使政府力量、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之间达到协调、配合,又要健全并发挥好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平衡机制和治理机制;运用法治、德治、共治和自治治理好国家公共权力,规范和调整社会运行体制机制及其方式;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人的行为;建立一个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社会。建构中国社会新秩序,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第二部曲。

建构秩序的目的,是唱响中国梦。要真正唱响中国梦,必须实现“新三步走”战略: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49年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此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到那时,中国道路、理论、制度就会显示其强大力量,进而拥有国际话语权。唱响中国梦,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第三部曲。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