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网络反腐的对策和建议
加强网络反腐的硬件建设。当前网络反腐在很多方面差强人意,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网络反腐的硬件建设有待加强,虽然网络上的信息有很多失真之处,但是网民之所以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看法,主要原因是现实中缺乏解决自己问题的渠道。一些政府网络常年没人专职管理,导致群众的举报信息石沉大海,不能进行及时处理,降低了网络反腐的效果,还有一些政府举报网站由于没人管理导致网页瘫痪,篡改类安全事件频发,遭到境外的不断攻击而发生故障,使网络这一疏导民意的重要渠道瘫痪,一些群众偏激的想法不能得到及时处理,不利于民意的疏导,导致上访量上升,甚至导致一些民众在极度失望后最终引发群体性事件。⑩
网络上很多信息是群众智慧的反应,是民众集思广益的结果,国家必须做好网络反腐的硬件建设,方便群众的举报,建立网络执法队伍保护举报人的权益,对网络举报渠道做到专人管理、定期清理、及时处理,通过新的技术手段方便群众举报,防止举报人隐私的泄露,保证网络反腐良好运行。
加快对网络反腐的制度设计。正当的舆论监督是必要的,也是政府和社会所提倡的,网络监督作为监督的一种方式,应该受到社会的鼓励和支持。国家当前应该健全网络监督制度,明确网络监督的正当性,使网络监督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规范网络监督过程中出现的侵犯他人名誉权和隐私权的现象,避免一些机构和个人受到网络信息无辜的冲击,坚决打击利用网络信息进行不正当炒作和诽谤的行为,使网络监督的各个步骤都有程序可以遵守,有规则可以遵循。
在新的历史时期,网络反腐正成为反腐工作中的新的强大力量,网络力量已经全面介入到反腐的所有工作流程,可以抑制权力的不正当使用。网络媒体已经成为表达民意和网络反腐的重要渠道,成为反腐倡廉手段中的重要力量,然而,由于当前缺乏相关的规范性文件,既有利用网络反腐的名义侵犯他人权利的事件时有发生,也有网络举报人被打击报复的事件发生。要想调动网民通过网络进行反腐的积极性,就必须对网络反腐进行制度上的规范,用制度来规范大家的行为,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培养网民的网络道德,规范网络反腐合适的程序,对不法行为进行惩戒,净化网络环境,对网络反腐的程序进行设计,制定出适宜于开展网络反腐的程序,完善网络反腐的相关制度。
与此同时,还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通过制度设计明确哪些腐败行为可以在网络上进行曝光,哪些行为属于私人行为和个人隐私,不能在网络上曝光,使群众对自身的反腐行为进行一个事先的定性,减少网络反腐的误差,也避免引起腐败分子的警觉,造成重要证据的灭失。其次,要建立举报人保护制度,确保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生命安全,避免举报人受到腐败分子的攻击,从而降低整个社会网络反腐的积极性。这是网络反腐倡廉建设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方面,也是网络反腐健康发展的保证,让人民群众积极地投入到网络反腐的潮流中去,用自己的权利来监督公权力。
引导网民进行行为自律。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崛起,网络正走进平常人的生活,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网络反腐的参与度正在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当前国家在注重发展网络反腐的同时,也要引导民众的行为,发挥网络反腐的正面作用,使网络反腐在相关制度的监督下进行,引导网民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清除网络是法外之地这一错误认识,加大网络文明建设宣传力度,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宣传网络传播的正面效应,提倡理性思考,提高网络信息安全流动意识,引导网民对道德约束加以关注,在全社会形成文明上网的风气,引导社会形成维护网络文明的舆论氛围。引导网民遵守文明上网的规范,引导网民对网络信息进行辨析,增强网民的自律意识,不给谣言滋生土壤。同时对网民的行为进行约束,自觉维护网络舆论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反腐的作用。
除了政府引导网民个人进行自律外,相关互联网行业也应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为政府提供相关网络反腐信息,发挥自身在网络反腐中的创造性,主动担负起净化网络的责任,加强网络媒体平台建设,配合政府做好网络反腐工作,共同维护网络文明。
建立网络反腐良性循环机制。互联网的发展使人类的信息传播速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但是与此同时不良信息依旧广泛存在网络的每个角落,特别是一些商业中介机构,经常利用网络进行概念操作,甚至不惜炮制假新闻,从而获得这些机构想要得到的人气,扩大自身的影响力,达到自身的商业目的,但这也增加了网络信息的虚假性,使得网络信息的公信力得到弱化,网络环境进一步恶化。因此,政府不能对网络虚假信息坐视不管,而要釆取有效措施进行管理,堵住虚假信息的“污染源”。
网络是民众发表自己意见的重要渠道,网民通过对政府活动进行褒贬与评价,网络反腐已经成为反腐败的重要力量,它的形成是依赖互联网的各种功能而实现的,需要构建良好的硬件建设和软件环境,国家应该对网民的行为不断地进行规范,引导网民通过网络正确发表意见,控制网络中的不法行为,保障网络监督的可靠性,让网络世界不再充斥暴力,引导网民保证司法公正与权威,维护好21世纪的网络世界,同时,为注重预防创造条件,坚决惩治腐败和有效预防腐败相结合, 巩固和发展反腐倡廉成果,有效解决腐败问题,建立网络反腐良性循环机制。
(作者单位:南京工程学院)
【注释】
①袁雪娣,秦英华:“拓宽反腐倡廉渠道 促进民间网络反腐良性发展”,《理论导报》,2013年第1期。
②李永洪:“新时期增强我国网络反腐实效的对策探析”,《兰州学刊》,2013年第1期。
③胡志远,汪启和:“论民间网络反腐及其疏导”,《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4年第2期。
④党生翠:“网络舆论中的蝴蝶效应:混沌理论视野的解释”,《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⑤刘力锐:“论网络反腐的类型、效度及优化—以温州论坛的反腐实践为例”,《传承》,2012年第1期。
⑥邹庆国:“网络反腐:兴起缘由、价值解读与风险防范”,《理论导刊》,2013年第4期。
⑦杜创国,刘静静:“构建网络反腐的‘制度化’机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第1期。
⑧张亚明,李苗,刘海鸥:“中国网络反腐体系构建与路径选择”,《理论探讨》,2014年第1期。
⑨袁雪娣,秦英华:“拓宽反腐倡廉渠道 促进民间网络反腐良性发展”,《理论导报》,2013 年第1期。
⑩李永洪:“新时期增强我国网络反腐实效的对策探析”,《兰州学刊》,2014年第1期。
责编/丰家卫(实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