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官员懒政原因调查(2)

懒政怠政有多可怕?贪污腐败是一种渎职,懒政怠政也是一种“软腐败”。懒政怠政与腐败一样,同源于当官图利的腐败之心。当制度不力、风声不紧、办事有腐败之利时,就表现出极大的事业心和工作热情,而当制度紧收、腐败丢官、做事只有辛苦而无意外之财时,就转而消极逃避、无所事事、以图安逸,并保住官位。懒政怠政和腐败都是腐化的表现,是腐化的官员根据不同情势作出不同图利方式的选择。如果用“苍蝇”和“老虎”来比喻硬腐败的官员,那么不妨用“僵尸”来形容不干事的官员 :位子占着,但活力全无。他们对国家发展造成的危害并不比硬腐败的“苍蝇”、“老虎”们小,且这种危害往往具有更大的隐蔽性。

懒政怠政治理有多难?打造勤政官员是全球性的管理课题,各国都在探索道路上。当前中国塑造勤廉高效的现代政党还面临着高压反腐、从严治吏下复杂的官员心态。不敢为、不想为、不愿为,在官员不作为的心态中都占有相当的比例。本次调查结果显示:51.8%的受访者认为“不敢为”是造成当前干部“为官不为”的真正原因;三成以上的受访者选择了“不想为”,近10%的官员选择了“不会为”。官员“不作为”非一朝一夕形成,需要下大力气进行治理,“内塑动力,外施压力”。既要从多个角度、多个渠道挖掘公务员的激励资源,通过建立有效多元的激励机制共同塑造官员努力工作的内在动力,又要通过建立有效的外在约束机制,防止公务员不作为、乱作为,促进公务员积极有为、有所作为。只有两者内外结合、双管齐下,才能更好地解决官员懒政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与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进行座谈时曾强调:“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这一年会展开怎样宏大的改革画面,年底是否能交上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主要看各级各地领导干部是否能有所作为、有所担当。我们期待,在中央高压反腐、从严治党的时代背景下,官员不作为问题能够得到妥善解决,真正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对定下来的工作部署,要一抓到底、善始善终。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像接力赛一样,一棒一棒接着干下去”。

——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

划:贾立政

执 行:陈阳波 魏爱云 马静 王慧 杜凤娇 李祥峰 常妍 王卓怡 赵光菊 王聿枫 焦杨 张译晟

张珊 王博 谭峰 高骊 刘瑞一 张夏梦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官员   原因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