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独家连线 > 正文

专家对话90后:价值观更加多元化 敢于追梦(2)

访谈王义军、田丰、唐雪、顾文艳、杨佐德、汪云涛

求新立异独立自强

价值观多元化更加明显,做事少有畏首畏尾,敢于追梦,勇于实现自己的想法

记者:您认为90后是怎样一群人?同70后、80后相比,他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有何特点?

田丰:90后青年与以往代际的青年相比,可谓求新立异的一代,由于自身的异质性,90后群体的价值观多元化程度更加明显,很难用一个统一概念来形容,或者说,他们还没有形成一个群体性的价值观或完整的群体意识。他们在价值观的取向上更倾向于自我、更强调独立性。从另一方面看,90后这一代青年同其他任何一代又没有根本上的不同。他们在成长中感知社会的变迁、在学习中形成价值观,并将最终成长为社会的中坚力量。这个当前年龄在16—25岁的群体,所呈现出的更多的是青年人成长中的特质。无论人们对于这个群体如何描画甚至批评,这个群体都在茁壮成长……

杨佐德:我们90后大都没有经历过社会动荡和大的经济波动,且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在父母的羽翼下,伴随着互联网的扩张而成长。这样的生长环境,让我们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强,审美观和价值观方面也与前辈大不同,常常会不按常理出牌。以我自己为例,通常不会太在意别人的评论,换句话说就是我喜欢做最真实的自己,不喜欢过于安逸稳定的工作,而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折腾,这在很多70后、80后看来有点像“傻子”行为。70后、80后大多有公务员是铁饭碗的思想,为此需要循规蹈矩地学习和应试,而我选择了在校期间就创立自己的公司,“不走寻常路”。

唐雪:在不妨碍别人的情况下,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然后再量力而行地去帮助别人。这便是我的价值取向。从安徽警官职业学院毕业后,通过统一招考,我成为包河区义城街道北徐村村委会的一名工作人员。有人觉得受过高等教育之后做村官“离经叛道”,我却觉得这是发挥能力帮助别人的一个好平台。每个年代出生的人都会经历一个叛逆期,90后只是比70后、80后的人更有自己的想法,并且敢于把想法变成现实。我们成长在一个相对自由的年代,做事时不会畏首畏尾,而是敢于追梦,勇于实现自己的想法。在各行各业中磨砺成长,我们将最终接过建设祖国的重担,成为书写历史的主笔。

汪云涛:作为90后,我们可以说是矛盾的一代。我们成长在物质相对丰富的时代,对于“匮乏”几乎没有直观感受,容易给别人造成浪费和不珍惜的印象,也让我们不容易受金钱束缚,更愿意追逐理想。另一方面,我们自我中心意识过强,在价值观念上很少有天然“集体”概念,容易形成“自私”的形象,当然这也让我们更加重视自我发展,愿意面对真实的自己,而不是隐身在大多数人的背后。

记者:在您看来,90后的价值取向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价值取向关系如何?

王义军:考虑到00后还未走向社会,因此90后这一群体是处在持续发展进步着的当代中国社会中的最新一代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衡量,他们的精神气质和人格类型应该比前几代人相对更契合。社会的发展进步归根到底是人的进步。改革开放30余年来,整个中国社会一直在不断进步,90后成长于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特殊时期,又亲历甚至亲手缔造了现在的互联网时代。90后所拥有的这些特殊条件是其他几代人所不能比拟的。我认为他们的价值观代表着这个时代的精神。

田丰:从另一方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丰富的内涵,不同代际的人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存有差异。90后强调自我、独立的价值取向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没有根本性的对立和冲突,但他们的理解可能与主流存在差异。比如,越来越多90后的就业观与以前不同,对工作的理解与主流观念或者说传统观念不同。他们不喜欢被束缚在一个框架内,喜欢按照自己的兴趣来安排工作。相形之下,敬业就不是对某一职位或岗位的执着,而是对自己兴趣的专注,这从某种程度上也丰富了“敬业”的内涵,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征。

上一页 1 2345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90后   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