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晟(经纪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演艺经纪运营管理体系
经纪人和演员的关系很复杂,他们是同事、朋友、合作伙伴,等等。由于进入演艺经纪行业的门槛相对低,好像是谁都能干,所以成为经纪人并不难,但成为一个优秀的经纪人决非易事。好的经纪人应该具备综合素质,策划、制作、管理、监护、合伙、经营等都要懂;更重要的是协调好演员与导演、制片人、投资方、编剧、播出平台等各方的关系。
影视圈改换门庭、联合兼并、分化组合频繁,对经纪人行业健康发展造成很大冲击,下一步,我建议:
一是国家层面,借鉴研究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演艺经纪市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演艺经纪运营管理体系。
二是对经纪人个人而言,建议出台影视圈经纪人管理规定细则,制定不可逾越的底线,建立奖惩机制。同时,加强自律,提高个人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提升整体业务素质。
三是对经纪公司来说,要加强团队建设,提高业务专业化,从而扩大公司规模,提高运营效率。
王杰仁(经纪人):规范经纪人市场的两点建议
不可否认,经纪人在引导、定位、规划演员的发展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经纪人行业的问题也显而易见,主要是经纪人行业缺乏监管的法律和制度。演员与经纪人很多都没有签订正规的合同,以致于权责不分,有些时候,经纪人为了维护与制片人、导演的关系,安排演员从事不正当的应酬活动,演员往往无法推辞。
对此,我建议:一是细化法律细则,健全市场制度。作为市场和艺人中介的影视经纪人,需要健全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整体行业运营。目前,诸如对影视经纪人行业协会组织在数量上和质量上还需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应借鉴国外的好的做法,要严格经纪人的准入制度,切实明晰演员与经纪人的权责分界,提升经纪人行业的规范度和标准度。
二是提升个人素养,加强团队建设。目前整体而言,我国的影视经纪人的专业化程度较低,这主要表现在影视公司和个人两个方面。一方面,就影视经纪人而言,其本身专业化程度低。影视经纪人多是中途转行的,聘用影视经纪人的相关渠道是不透明的,而走向经纪人的职业依然处于自发发展的状态。另一方面,就影视公司而言,国内的影视公司呈现出规模小、零散化的经营特征,专业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张笛(青年演员):对演艺圈不良风气和行为进行规制
张笛,海军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青年女演员,代表作有《养女》、《人间正道》、《橄榄树》、《新青年》等。
文艺座谈会之后,我更加坚定信心,一定要在表演上有新的突破,以回馈喜爱我的观众。我觉得文艺座谈会之后,文艺界还是有了明显变化。一是下基层的机会更多了。二是攀比之风、浮躁之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比如我们团,现在树立了以业务好坏为衡量标准的导向,大家在生活上、物质上攀比得少了,重心更多地转移到业务上和修养上。三是大家心理上感觉更踏实、更平衡了。比如,我2012年拍的《养女》,打破了收视纪录。作为一个正剧,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没有新闻炒作的噱头,照样受到观众的喜爱和赞赏,这对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激励。
我觉得目前来看,演艺界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单从演员方面来讲,除了自律之外,演员很难受到其他制约。我建议建立健全演员的社会评价体系和监管体系,让好的演员有更健康、更公平的发展平台,让失德、不自律、甚至违法的演员,付出相应的代价,以抵消其对社会产生的不良示范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