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影视经纪人要向职业化专业化 规范化方向发展(2)

——部分演艺经纪人的想法与建议

核心提示: 为了解演艺经纪行业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和情况,近日,人民论坛专题采访组分成多个小分队对部分演艺经纪人进行了专访。这次采访难度很大,其原因:一是演艺圈工作者大部分在外拍戏、演出,没有时间接受采访;二是他们对演艺经纪行业的一些问题比较敏感,不愿过多透露其内幕和商业秘密;三是担心采访后曝光,引起有些演员和制片人的误解及不必要的麻烦。尽管如此,采访组还是克服种种困难,重点采访了55位包括经纪人、演员、导演等在内的影视工作者。获得被采访者同意,本期刊发部分演艺经纪人对文艺发展的真实想法。

采访实录

永智(经纪人):影视经纪人行业需厘清的四个问题

的多是些粗制滥造、娱乐至上的影视剧作品,而有些宣扬主旋律的作品由于剧情不够生动有趣,呈现形式不够吸引眼球等原因,并不被广大观众认可,甚至很少为广大观众所喜爱。没有丰富的选择,观众的审美很难得到提升。这就需要我们在影视创作上要下大力气和真功夫,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喜爱。

二、经纪人行业目前问题较多,存在准入标准过低,没有相关的严格考核监督机制,职业化水准低,一些经纪人存在违规操作等问题。比如,经纪人在享受演员分成的同时,还向导演或制片人索要回扣。对于演员的薪酬的推高,经纪人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演员有了一定名气之后,经纪人可能凭借绯闻、爆料等无底线的炒作,将演员的知名度再提高一个层次,借此推高片酬。

三、演员行业的薪酬差距巨大,演员素质良莠不齐,演技并非衡量演员好坏的主要标准,市场认可或者说电视台认可才是王道。一线演员片酬奇高,而新晋演员由于种种原因可能比不上普通白领的收入水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主要的是电视台等播出平台出于广告收入等利益考虑,只认某些大牌明星,导致很多影视剧组竞相争抢这些明星,以致薪酬越发攀升。

四、演员与经纪人之间的关系亟需界定清楚。因准入标准过低,不少经纪人更多地承担助手、保姆的工作。作为职业经纪人,应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帮助演员找好的拍摄机会、规划发展、扩大影响力等关系演员职业生涯的一些重要问题上,而非处理由于演员素质过低所导致的个人纠纷、绯闻,甚至是吸毒、嫖娼等违法事件。作为我个人来讲,希望经纪人行业更加职业化、标准化、规范化。

针对以上问题,我建议:

一、国家应该在推广“阳春白雪”的艺术形式,比如歌剧、交响乐、民族传统剧目等方面加大资金、宣传等投入。要营造人人可以感知、可以接受的多种艺术形式,让大家有选择余地,民众的审美情趣、甄别能力才

会得到逐步提升。这是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国家、社会、个人多方面的努力。我觉得国家大剧院在推广高雅艺术走进民众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比如交响乐、演唱会、歌剧、话剧等推出低价票,让普通百姓有观赏和体验的机会;还推出了较多的艺术形式,诸如上演剧目不仅有国外经典的话剧、歌剧作品,还有中国传统文学改编的民族歌剧、话剧作品。这些内容丰富多样,以现代表演手法和呈现形式重新打造的传统文化精华,颇受观众的喜爱。

二、制定规范的影视经纪人准入制度标准,及相关职业考核评价监管体系,制定完备的影视经纪人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强制推广经纪人准入考核制度,无证不许上岗。对于经纪人证书,建立相关数据库,做到有据可查。

三、对于演员薪酬过高的规范,此前出台的“一剧两星”政策非常好。由于一部剧作只能卖给两个电视台,相较于之前的“一剧四星”,影视剧的收入随之降低,这就要求制作成本需要相对压缩。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倒逼制作方压缩开支,尤其是对演员薪酬的开支,这有效遏制了演员薪酬的过快上涨。我认为,应进一步出台相关规定,规范电视台引进影视剧压价与抬人的行为。引导其不做市场的奴隶,而是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

上一页 1 2345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夏梦]
标签: 经纪人   方向   影视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