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魅力“名片”,提升国际影响力
与中国的经济地位在国际上不断提升相比而言,目前中华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文化影响力的提升并非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不断地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加强对外文化传播,努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扩大中国价值观的影响力,以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另一方面,以五千年文明古国的传统文化为坚实根基,树立具有现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自信,以此面对不断强化的外来文化冲击。
树立有效而又符合我国国情的文化自信,并非是要我们秉持一家独大或中心主义观念,而是以客观、理性的态度,以务实、求真的行为使现代中国的文化真正地深入广大民众的精神之中,这就要求我们的文化艺术界和全体文艺工作者,应该在文艺创作、艺术批评等方面共同努力,立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出来的优秀文艺作品,把蕴含着各族民众世代相传的民族情感、传统价值观和审美意趣融入当代文艺创作中去。用最真、最实、最美的文艺作品来激发民众的共鸣,这对于提升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同时,在国际舞台上,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及其衍生出的文艺作品代表着中国气派、中国精神,是能够代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魅力“名片”,对于促进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的平等对话,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此外,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与符合中国国情的文艺批评话语系统是提升文化自信的必经之途。
综上而言,中国文艺应该从中华民族的文脉中找到支撑其前行的动力。脱离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我们的文艺创造便只是无根的浮萍,只能在市场的浪潮中随波起伏,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只有扎根传统文化的土壤,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脉中汲取生长所需的养分,文艺创作才能像繁茂的大树,拥有旺盛的生命力,经得起风雨的洗礼,结出真正值得欣赏与品味的文艺果实。
(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4年10月15日。
责编/潘丽莉 美编/李祥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