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文艺不能在资本逻辑下任意妄为(2)

核心提示: 习近平总书记重提党的“为人民服务”的文艺方针,再次确定了党的文艺工作者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明确了党的文艺工作者的精神追求和政治正确性标准。重提文艺为人民服务,是中国的大战略,是中国意识形态的旗帜。

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

习近平在讲话中说,“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习近平强调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要求文艺创作和文化产品的生产摆脱资本和市场的控制。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应成为党对文艺工作和文化产业的基本要求和价值标准。

但是,有学者研究表明,当今中国电视界、电影界、网络界根深蒂固地存在着另一套价值标准——收视率、票房、点击率、粉丝量、转发量、关注度等。有研究发现 ,收视率标准在相当大程度上与习近平总书记所希望的价值标准是相违背的,或者说,收视率标准正是造成习近平批评的文艺倾向的根本原因。

随着媒体的商业化和市场化,媒体自身已经变成了资本利益集团的一部分。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乔姆斯基按

照媒体的功能,把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散注意力的大众媒体;另一类是设置议程的精英媒体。大部分媒体属于分散注意力的大众媒体,这类媒体把一切内容娱乐化,使大众娱乐至死。资本集团通过操纵收视率,引导娱乐、引导舆论、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资本集团同样会通过操纵点击率、粉丝量、浏览量、转载量,引导网络舆论和塑造网络的主流价值观。

今天的文艺工作者面对着强大的资本权力的压力。在价值失序、道德沦丧这些文化层面的问题已十分严重的今天,文艺为人民服务,反对文化商业化应该成为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精英阶层的主流共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的那样:“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

文艺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

为确保文艺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不发生偏差,党的文艺工作者和管理者思想深处还要树立一种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这要求党的文艺工作者在作品中提高劳动者的地位,首先是劳动者的经济地位。要在文艺作品中确立一种“亲劳动”的价值观,真正表现劳动者的生活,表现他们的艰辛和高尚,反映劳动者的情感与呼声,显示劳动者的力量。为人民服务,践行群众路线,是要让政策、制度、文化和价值观,向这个占人口绝大多数的阶层倾斜。例如,党的文艺工作需要反映数量庞大的农民工构成的新工人的故事、情感和呼声。香港理工大学潘毅和陈敬慈指出:“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在出生的那一刻便像一个到处飘荡的幽灵,没有声音、没有身份、没有栖身之所。”这些年来,几乎看不到以几亿游荡在城市里的新工人为主题的文艺作品,人们几乎看不到生活在城中村棚户里、新的工人集体宿舍里的打工仔的生活。

文艺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不发生偏差也要求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更需要用“为人民服务”这样的社会主义核心意识形态框架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立场,说明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是大多数民众的利益,其改革目标是全面提高工人农民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地位和话语权,是营造一个为人民服务的稳固政权。加拿大西门菲莎大学传播学院副院长赵月枝特别赞赏中国共产党最新推出的对外宣传片《中国共产党与你一起在路上》。她说,“我曾对中国对外传播有精英主义倾向提出过质疑,但这部宣传片却使我耳目一新。它突出共产党和普通人同行,希望每个中国人的中国梦得到实现”。“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国就应当这样为处于资本主义危机中的世界提供社会主义的另类图景”。《中国共产党与你一起在路上》也是对习近平文艺座谈会讲话的另一种诠释。通过这部宣传片,我们看到中国共产党奉行的“为人民服务”是超越不同社会、超越不同制度、超越不同文化的,能够被广泛认同的、被世界大多数人民分享的、是具有普世意义的。

重提文艺为人民服务,是中国的大战略,是中国意识形态的旗帜

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宣传部门,应该思考按照习近平的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的基本要求和价值标准,以为人民服务为准绳,建立一套自己的价值观。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祝东力指出,缺少独立的核心价值观,就必须在意识形态上依附于其他文化强国;只有文化强了,才是伟大的国家,关键就在于核心价值观。一个社会构建核心价值观不能停留在嘴上、纸上,而必须付诸行动。中国共产党的强大,是因为它有一批像张思德、江姐、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雷锋、焦裕禄这样一批先进分子,他们在文艺作品中的故事引导了整个社会实现了价值观的转变。而今天,中国共产党的先进分子的故事在网络上、影史上、课堂上讲不下去,这正是因为在文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的大潮中,文化领导权失落了。

今天,当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关键时刻,那些无法参与顶层设计的广大中下层群众,应该能通过文艺作品,看到党的改革事业是“为人民服务”。在这个社会里,广大人民群众需要在财富上、政治上、教育上、医疗上、居住上享有平等的尊严。如果不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航标,改革就有可能变成少数人的利益交易,最终会走到改革的反面,党就会在改革难点上,失去社会动员力和政治动员力。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重提“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表明中国共产党敢于在制度上、道路上、理论上、文化上夺回意识形态话语权和文化的主导权,而不是按照西方的意识形态话语去改造中国的国家形象、去塑造中国的未来。重提文艺为人民服务,是中国的大战略,是中国意识形态的旗帜。

(作者为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西南政法大学世界与中国议程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导)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4年10月15日

责编/马静 高骊   美编/李祥峰

注: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原创文章,网络转载请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人民论坛》杂志”字样。书面转载请联系010-65363752或邮件至rmlt@rmlt.com.cn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夏梦]
标签: 文艺   逻辑   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