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独家连线 > 正文

迟福林:“全面深化改革”迎来又一次历史性变革机遇(2)

“以结构性改革破解结构性矛盾”

“四个全面”中,“全面深化改革”是较早就被提出来的。迟福林认为,它是“四个全面”能否实现的关键,它也将以前所未有的宽度、广度和深度推进各方面、各领域转型升级。

迟福林表示,与2014年相比,2015年改革将进一步得到深化。首先,经济改革具备更明显的结构性特征。“以结构性改革破解结构性矛盾,而解决结构性矛盾,关键在政府改革。”迟福林说。今年在财税、金融、教育领域出台重大改革,结构性调整步伐加快,由此将对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其次,从政府推出“三个清单”来看,政府改革已经向纵深发展,“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时候。我们也看到政府改革的力度是比较大的。”迟福林认为,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的推出,是历史性的突破,是改革向纵深推进的重要标志。

第三,国企改革有望在今年取得重大突破。国企改革的方案必须把中央顶层设计与地方积极性结合起来,在顶层推动人同时不可忽视地方的创造性。中央的国企改革设计方案应该不仅限于企业层面,也会涉及到国企改革的全局设计和结构性变化。

“公共资源配置均等化,让人民对改革有更多的获得感”

“从生存型阶段到发展型阶段,突出矛盾是什么?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主要矛盾没有改变,但是物质文化需求的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是吃不饱饭,生存问题都解决不了;现在公共产品短缺的矛盾突出了。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我提出,政府要尽快从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迟福林说。

“老百姓怎么能够公平地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呢?我国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大国,想在各方面迅速拉平,很困难。”但是,迟福林表示,在国家财力已经有一定基础、经济总量世界第二的条件下,政府应当明确制度统一,底线公平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目标。“比如说,去年党政机关公职人员的养老保险改革,就在制度统一上迈出一大步。”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的目标,包括总体上实现城乡一体化。“我总说2020是一个历史节点,‘农民工’这个提法将在2020年成为历史,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日可待。”此外,迟福林还提出“公共资源配置均等化”的概念。“现在我们中小城市的公共资源,包括教育、医疗、文化方面,与大城市的差距太大。加强中小城市的公共资源配置,有利于合理地转移农民,有利于加快我国城镇化步伐,同时也是拉动内需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采访的最后,迟福林表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最重要的是把握两个方面,一是革新发展理念;二是打破利益固化藩篱。“我们不能用传统的理念来解释现阶段的问题。比如互联网创新,不能只靠政府而应该以’创客’为主体;再如,环境不只是发展条件而已经成为发展目标。正确的发展理念非常重要。”

“我30多年前就参与到改革研究中来,今天的改革将更深层次地触及利益关系,深刻而又复杂,必须依靠强有力的组织推动,才能打破利益藩篱,最终胜利推进。”迟福林说。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