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演进脉络与重大意义(6)

核心提示: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陆续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思想。最近,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将其整合,形成了“四个全面”的重要思想,并且明确强调,这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而提出并形成的战略布局。本文就“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形成过程、逻辑关系及重大意义进行了阐析。

正确理解“四个全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先后从不同角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作出了规划和部署。这种演化过程可以大致梳理如下。

1986年9月,十二届六中全会在《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

1987年,十三大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认为,这就是一个根本的战略布局。所以,1989年11月,他强调:“十三大确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战略布局。”“这个战略布局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永远不改变。”

随后,党中央逐步形成了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2005年,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将三位一体发展为包括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总体布局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扩展为五位一体。2012年11月17日,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在阐发十八大精神时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按照这个总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什么关系?现在还不是很清楚。在中央没有明确界定之前,我们可以尝试着做些分析:从总体布局的发展过程来看,总体布局是可以随着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而有所调整、有所补充的。在新的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战略布局,体现了十八大以后新的中央领导的执政理念和思路,具有新的特点和风格。这“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与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到底是从属关系,还是并列关系?是互补关系,还是取代关系?现尚无定论。不管什么关系,这“四个全面”,突出了新形势下治党治国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坚持这样的布局,对于解决现实问题,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四个全面”都已经成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十八大以来最新确立的战略布局。它更加完整地展现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总体思路和框架,也进一步突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坚持“四个全面”,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提供了顶层设计和战略导引。

(作者为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常务副会长)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把抓落实作为推进改革工作的重点 真抓实干蹄疾步稳务求实效》,《人民日报》01版,2014年3月1日。

责编/艾芸 谭峰 美编/李祥峰

注: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原创文章,网络转载请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人民论坛》杂志”字样。书面转载请联系010-65363752或邮件至rmlt@rmlt.com.cn。

上一页 1 23456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译晟]
标签: 脉络   布局   意义   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