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事件。个体的怨恨情绪引发个体的极端行为,如果当这些怨恨情绪集中在一起,经过相互的感染就会酿成群体性情绪,最终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有很多学者认为,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是基于民众的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所做的集体抗争维权行动。无疑这种认识是没有问题的,但在民众权益受损过程中,不仅仅出现权益的受损,还会伴随着政治情绪的产生。很多的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在政治情绪聚集中,更多的是借题发挥,通过事件本身来发泄对社会不公,政治不透明的不满情绪。群体性事件最容易成为政治情绪的排泄口,是民众进行非体制性抗争的一种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具有群体性、轰动效应,很多权益没有受到侵害的社会个体也会通过“搭便车”的方式参与。③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背后体现的是社会的政治情绪,体现的是中国社会变迁的情境。一旦群体性事件频发,就会对整个社会形成不稳定的感染情绪,给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带来挑战。
转型时期民众政治情绪产生的原因
民众自身的心理因素。情绪是心理的反应,是人类本能的体现,从本能的心理情绪演化为政治情绪,离不开个体的生理及心理的变化与作用。政治情绪产生之后,必然会通过行动予以宣泄,因此,政治情绪既是一个心理过程,也是一个社会过程。社会每一个个体在生理与心理上是有差异的,有心理学研究表明,社会弱势群体更容易对社会产生不满感,在当前的社会转型中,社会结构深刻变化,下岗群体、失地农民、城市低收入群体等,其不满的情绪演化为政治情绪的可能性更大,而且更容易形成蔓延之势。而人们的心理之间恰恰是容易模仿与感染的,一旦弱势群体的情绪在特定的场合具备情绪感染的条件,就会迸发,进而对其周边的民众产生感染,最终被模仿。行为的模仿具有群体的一致性,个体均有趋同的心理,在模仿与趋同的过程中,很多人是来不及思考或者是不愿意去思考,盲目的跟从响应,最终就产生了政治情绪的集群行为。④这种无意识、非理性的趋同与模仿行为,就是很多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
社会经济利益分化的影响。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财富得到极大的增长,同时也导致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是社会利益的分化,也是社会财富分配的分化,由此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阶层日益固化。很多的弱势群体在此过程中,非常容易产生挫败感与被剥夺感,由此,政治情绪就会产生。托克维尔在研究法国大革命爆发原因时,就分析法国革命最先爆发的地区,恰恰是社会经济发展与增长最快的地区。我国30多年来的发展,GDP每年保持在8%左右的增长,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民众的生活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在高速增长的背后,存在着许多的社会不公,也掩盖了许多的社会矛盾,矛盾的聚集就是政治情绪产生的过程。同时,在社会利益重组与分化过程中,社会的整体利益在分化,社会财富并没有完全按照正常的分配方式进行,从2003年到2013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一直是保持在0.4以上,大大高于国际警戒线水平,社会民众的利益受损与挫败的心理日益在滋长,这些心理情绪没有正常的宣泄渠道,无法通过体制内途径进行释放与缓解,必然会成为消极的政治情绪,成为引发社会动荡的不安定因素。
政府的自利与政治体制的僵化的影响。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不仅具有公共性,还具有自利性,组成政府的公务人员并非时刻是以“无私奉献”作为精神指南的,其实这些人与普通人一样,均是“理性人”,具有趋利避害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心理。这种自利性是客观存在的,政府的很多行为宣称是以公共利益为目标,实际上实施的过程中,均带有部门利益及官员的个体利益在内。在我国的转型期也是如此,政府在追求公共性过程中其权力并没有得到有效地制约,从而引发政府腐败与权力寻租。2013年透明国际组织公布全球政府清廉指数报告,中国排在第80位,腐败已经成为转型时期中国的社会顽疾,腐败行为的增多与普遍,社会民众的不满就是自然的事情,由此产生的政治情绪就不难理解了。同时,体制的僵化也是一个影响因素,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远远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当面临社会矛盾与冲突时,政府部门在反应上比较缓慢,处理措施有时候欠妥当,不但不能化解社会矛盾,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社会冲突,导致政治情绪进一步激化,政治情绪的宣泄渠道进一步被堵塞。
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在文化转型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最明显的体现就是民众的“青天”情结与现实的落差。在法治尚未完全建立的今天,民众在遇到矛盾与纠纷时还是寄希望于行政解决,期盼“青天”的出现,青天情结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意识,民众的信访行为就是如此体现。信访作为一种救济手段,在民众眼里是一种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手段,但实际上信访的成功率并不高,这实际上就刺激了民众,认为官员没有良好的道德操守与为民办事的决心。事实上,我们知道信访本质上是一种反法治的方式,并不能成为社会纠纷与矛盾化解的主要手段,其本质是人治,与现代社会要求的法治在价值取向上是矛盾的。如此一来,在转型时期,法治尚未完全建立,而人治色彩的信访制度失效,就必然会引起民众对政治系统的不满及失望,政治情绪由此产生。加之,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为民众提供了政治情绪宣泄的平台,对社会中的一些负面事件传播极快,导致了政治情绪的扩散效应大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