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理论探索 > 正文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与推进策略(3)

技术创新。技术进步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和城市无限发展这对矛盾将人类置于两难境地,技术进步则是实现生态环境和城市发展双赢的钥匙。

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应着重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技术创新:一是制定技术创新规划和方案,明确技术创新鼓励政策;鼓励申请技术专利,对技术专利给予奖励;拨专款成立专门基金,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支持本地实用技术攻关,并对重大技术创新实施奖励。二是结合本地生态环境特色和产业发展特征,增强区域性、特色性产业技术自给能力,以适应本地经济需求和社会发展为出发点,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为区域性、特色性产业(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推动产业升级。以西北地区城市为例,一方面是水资源比较匮乏,另一方面光照比较充足,因此应加大对不同产业节水技术和太阳能利用技术的支持。三是加强科技创新的典型示范和带动作用,以创新型企业、科技示范工程为重点,积极推进高新技术改造地方传统和特色产业,逐步提高产业整体创新水平,推动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四是积极推进区域创新能力建设,逐步建立健全适应创新、创业的机制和社会环境,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和技术推广组织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科技服务体系。

争先创优。科学衡量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需要多方面指标的综合比较。当前,虽然还缺乏对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全面评估的权威评价体系,但国家相关部门的试点示范、争先创优活动,可以从不同侧面反映城市的生态文明水平。

城市要努力争先创优,可以将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主要抓手。主要着力点包括:一是争创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认定和考核,涵盖了社会、经济、环境、城建、卫生、园林等方面的内容。1997年评出的首批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是张家港市、深圳市、大连市、珠海市、厦门市、威海市。截至2012年,国家认证的国家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92个。二是争创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依据《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进行评选,主要从综合管理、绿地建设、建设管控、生态环境、节能减排、市政设施、人居环境、社会保障八个方面进行评价。国家园林城市须满足全部基本项的要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须同时满足所有基本项和提升项的要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国家园林城市的更高层次,更加注重城市生态功能提升,更加注重生物物种多样性、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保护,更加注重城市生态安全保障及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加注重城市生活品质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自1992年开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每年都会公布当年评定的国家园林城市。但截至目前,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只公布了试点城市,包括青岛、扬州、南京、杭州、威海、苏州、绍兴、桂林、常熟、昆山、晋城和张家港。三是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围绕破解区域生态环境关键制约为基本目标,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发挥“积累经验、树立典型、示范引领”的作用⑤。

总之,按照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新要求,建设城市生态文明,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市发展全过程,建设生态和谐、以人为本、功能多元、独具特色的新型城市。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建设城市生态文明,需要统筹规划,并着重在产业持续升级、发展绿色交通、改善人居环境、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城市资源价值和构筑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等方面取得突破。

(作者分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城市经济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

【注释】

①李学锋:“生态时代城市发展的国际借鉴与中国愿景”,《上海城市管理》,2012年第5期。

②孙新章,王兰英等:“以全球视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7期。

③顾瑞珍,吴晶晶,罗沙:“习近平:建设美丽中国 推进生态文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述评之七”,中国文明网,2013年7月22日,http://www.wenming.cn/xj_pd/ssrd/201307/t20130722_1359815.shtml.

④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2013年5月4日。

⑤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六部委:《关于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第一批)的通知》,2014年7月。

责编 / 张晓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文明建设   生态   策略   重点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