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独家连线 > 正文

中央文件首提探索协商民主形式的内涵(3)

——何谓社会组织协商

社会组织协商遇到的主要困难有哪些?

主持人:社会组织协商在我国还是刚刚起步,在探索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困难。遇到的主要困难有哪些?

康晓强:社会组织协商虽然有所探索,但还处于起步、摸索阶段,其独特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有的政府部门把社会组织看作客体、被管理对象,“想协商就协商,不想协商就不协商”,对社会组织在协商民主建设中的地位没有给予应有的尊重和重视;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未普遍建立与社会组织的对口协商机制,往往出现“喜欢谁就找谁来协商,不喜欢谁就不找谁来协商”的现象,征求意见往往图形式、走过场,即使社会组织提了意见建议,也没有反馈。社会组织协商是协商民主建设新的生长点和运用空间,潜力尚未充分彰显,发掘空间还很大。

张爱军:在探索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核心问题就是避免对社会组织的过度政治化解读和行政化构建,把社会组织视为影响执政安全、行政安全、社会安全、政策安全的不良因素或不稳定因素。实际上,社会组织发展越健全,执政就越安全,就越有利于增加执政的合法性和绩效性。社会组织越健全,行政能力和行政水平就越高,政府就没有必要投入过多的人力物力去解决社会问题,从而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收益。社会组织自我治理能力越强,社会稳定系数就会增大,政策就会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从而避免政府因政策截留而导致的腐败和寻租。社会组织有效地制约了执政权和行政权的滥用,有利于建设廉政中国。因此,要充分认识到社会组织协商对政治稳定的重要作用,利用社会组织化解社会风险。(主持人:张记合)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
标签: 中央文件   协商民主   社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