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表示,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筑”。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丽方在接受北青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在我国,追求资本和追求政绩是奇怪建筑的根源。
谈建筑怪相
一种浮躁又没有底气的情绪导致奇奇怪怪的建筑
有些政府官员的要求极其奇怪,他也说不清到底要什么样,就说要超前,要很不一样,这种浮躁又没底气的情绪,不管给他什么方案,他都觉得没有解渴。
北青报:习总书记提出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筑”之后,很多网友总结了国内越来越多的怪建筑?哪些因素导致怪建筑数量这么多?
王丽方:我们的现代建筑发展也有二三十年了,发展实在是太快了,每天都有一堆一堆的建筑在往外冒。
投资人对建筑形象走向有很大影响。我觉得从根儿上来讲,就是因为有这样一些业主产生了不切实际的、违背建筑基本规律的想象,明明有各种各样的建筑师可以提供各种风格的建筑设计,可是他就一定要选择最怪的,而最终的选择权就在他手里,所以导致怪建筑越来越多。
除了业主外,有些政府官员追求政绩也是助推建筑业浮躁的很大一个因素。
特别是在一些相对落后的地方,有些政府官员的要求极其奇怪,他也说不清到底要什么样,就说要超前,要很不一样,这种浮躁又没底气的情绪,不管给他什么方案,他都觉得没有解渴。
北青报:那些著名的建筑师在建筑外形上没有责任吗?
王丽方:在我国,当前的建筑行业、建筑师和投资人都太忙,一个很年轻的建筑师,手里往往都有好几个项目在做,而且每个都十万多平米,几个月就能出设计图。外国建筑师听了吓都吓死了,他们不能理解我们怎么能这么快做出这么多东西。
大家一般都会说这个建筑是谁设计的,这么难看。其实只有我们自己理解里面的苦衷。比如说这个建筑颜色太难看了,当时建筑师可能拿出了很好的颜色方案,但开发商或者主管坚持要用这个颜色,最后只能听他的。而之所以坚持用这个颜色,也很可能是有材料商给了红包,要推销这个产品和颜色。
谈国内建筑风格
从追求大面积到追求奇怪外形
建筑是公共形象的产品,建筑尤其是体量很大的建筑,外形设计上必须要对城市负责,只顾面积、不顾模样的建筑肯定不行,只求奇葩的外形也不行。
北青报:国内建筑外形的设计风格有过哪些变化?
王丽方:最开始,国内大部分业主把建筑看成是一种财富,追求大面积,让设计师做出尽可能多的面积,能赚最多的钱是最重要的,外观只要不要太丑就行,马虎一点就算了,造成我们城市里面大量建筑都很难看、老土。
后来随着城市和经济发展,一些业主开始意识到在城市里的显眼之处做建筑,可以形成一种广告,他们要表达自己的身份,开始要求外观要漂亮一点,这些想法基本还都是正面的想法。
再往后,各个业主之间开始互相攀比,我在这方面超不过你,就要搞得跟你不一样。其实追求不一样本身没有错,你穿红的我穿粉的,都很好看。但有的人开始一味追求显眼,要求所有建筑都比不上我,甚至抛弃建筑本身的规律,片面追求奇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