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河北省农业经营组织发展创新研究(2)

产业集群下河北省农业经营组织创新框架

产业集群是各要素作用力的耦合,从网络关系构成看,包括两大部分:集群内部的企业网络和外部支撑机构组成的网络。其中外部支撑机构包括支撑集群发展的基础设施环境、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及科研环境等。内部机构则包括:一是构成农业产业链分工的各类型农业组织,涉及农资供应商—农户或农合组织—核心企业—农产品批发商或超市等,它们通过产业价值链、竞争合作或其他内部联结模式结成纵横交错的空间立体网络。另一部分就是相关机构,主要包括技术中介机构、金融机构、人才培训机构及物流机构等。因此,产业集群视角下河北省农业经营组织创新的途径包括:

政府及政府政策是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催化剂和保障。从形成机制看产业集群可分为市场主导型产业集群和政府主导型产业集群,在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政府在促进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在产业集群形成阶段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引导农业产业布局趋于合理化。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改善基础设施、环境等状况,加速包括知识、土地等资源要素在产业区的流动,促进产业集群的自我创新和发展。同时政府在打造市场诚信、维护区域品牌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由于各地农业产业化发展呈现出不均衡的特点,要真正实现农业产业集群带动各地农业、农村走向产业化、工业化的道路,政府及政府政策的引导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积极培育多种经营主体,实现农业产业组织纵向一体化。目前实现农业产业组织纵向一体化的方式按龙头企业和参与者的不同,有以“公司+基地+农户”为典型形态的龙头企业带动型、以“合作经济组织+农户”为典型形态的中介组织带动型、以生产者与专业市场经营组织间通过合同形成较稳定的购销关系为典型形态的专业市场带动型以及农业综合企业、各级农业服务体系或科研教育等事业单位以契约关系为农户提供社会化服务所形成的其他类型等⑩,对于河北省农业经营组织的创新来说,可以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培育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组织合作模式,以获取纵向一体化带来的市场规模扩大、交易成本降低等优势。

积极培育农业合作组织,做强做大农业产业链条各节点,实现农村产业组织横向一体化。小规模分散经营是对我国传统农业的一个概括,在集群模式下进行农业经营组织的创新,实现农业产业链条的垂直分工,迫切需要提升农业产业链条各节点的竞争力,即构成农业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企业做强做大,形成产业集群的有力支撑。具体到河北省农业经营组织体系来说就是:一要做强做大龙头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增强其对当地农业的带动作用。二是要通过各种形式增强分散农户在集群中讨价还价的能力。可以通过成立联合组织,如合作社方式共同协调原料供应、产品销售加工等。当然也可以通过跨村、乡成立产业园区增强分散小农户的市场地位,有效实现农业产业组织的横向联合,增强集群的竞争力。

积极培育社会服务机构,为农业产业组织创新营造良好软环境。一是为产业链各节点提供信息、知识、技术等资源的技术服务部门,如为农业协会、技术服务站等。二是为完成从农资供应商—农户或农合组织—核心企业—农产品批发商或超市等的一系列活动而需要的物流部门,这不仅包括运输企业,更重要的是能够实现农产品价值增值的流通加工、分拣、仓储等,从而实现农产品的时间价值、空间价值和流通价值。三是为各种组织提供人力资源保障的各种培训机构,随着产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各种组织所需的劳动力资源需要有专业的技能,因此一些具有针对当地特定产业的培训机构在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四是为各组织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部门,这对中小企业做强做大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总之,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需要培育多元化的农业经营主体,包括为农产品生产提供生产资料和技术服务的农资部门、农产品统一生产、储运包装等加工部门及销售流通等各类生产性服务主体,同时还需要各类经营主体间专业化的分工和良好的合作,实现农业产业链条的衔接和农业功能范围的拓展。产业集群作为某一产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同一产业链上不同企业的集合,其内在的集群模式不仅能够扩大市场规模、降低交易成本,而且能够提升分散小农户的整体竞争力,有效实现农业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对于河北省来说,从种植到餐桌,从玉米到医药,从饲料到肉食加工的一条龙产业链的形成,产业集群已成为推动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通过支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促进农业产业化组织协同发展和网络发展,将是在各种农业组织创新原生模式的基础上深化农业产业化组织创新的路径之一。

(作者单位: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本文系2014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4030226)

【注释】

①赵海:“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涵义及其构建”,《中国乡村发现》,2013年第1期。

②姜长云:“农业产业化组织创新的路径与逻辑”,《产业经济》,2013年第8期。

③⑥河北省统计局:《河北农村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年。

④⑦⑤唐代清:“河北省农民组织化现状和对策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⑧王振涛,刘颖:“强龙头、抓联结、调结构、促增收—‘十一五’以来河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监测分析”,《统计与管理》,2011年第5期。

⑨王爱群,夏英:“基于博弈理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合同违约率问题分析”,《中国经贸导刊》,2007年第15期。

⑩何官燕:“ 现代农业产业链组织创新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责编 / 王坤娜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河北省   经营   农业   研究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