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资源税改革综合影响及经济效应分析(2)

资源税改革后的正负效应分析

资源税改革的正面效应。第一,增加税收收入,提高地方财政能力。资源税改革后,新疆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单位税负较之前平均增加近6倍,同时在估算2009年全国资源税征收情况时,以新疆地区标准推算全国资源税征收情况来估量,如果资源税在当年就实行改革,会使全国资源税增收800多亿元。③各项数据都显示资源税改革在促进税收收入增加方面作用显著。越是资源丰富的省份资源税改革对其影响越显著,表现在财政收入上就是资源税改革会使得各省份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地方财政优势,导致财政收入的增加。同时由于成本的提高,会促进东部沿海地区一些高耗能企业向中西部延伸,带动中西部经济发展。资源税改为从价征收后,有利于有效的发挥价格传导机制,建立合理的资源价格,带动和补偿中西部企业和政府收入。实现财富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政府在取得收入的同时也可以利用这笔资金作为资源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争创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引导企业提高自身的生产技术。在资源产品的整个产业链条中,资源税改革对各个经济主体的效应也不相同。首先在开采环节,市场中存在着大量竞争关系的开采企业,在感受到资源税负的增加后,最先会想到提高自己的回采率,达到利用率的最大化,同时将部分税负在企业内部销转掉。对于无法销转的部分税负,开釆企业会以税负转嫁的方式转给下游企业承担,具体表现为资源初级产品价格的上涨。当涨价的资源初级产品传导到下游生产企业后,必然导致下游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为了减少损失,生产企业不得不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来生产高效、低耗的产品。当然,无论是在开采环节还是生产环节,都有垄断寡头企业的存在,为了控制这些企业的肆意涨价,国家对部分资源产品的价格要进行价格管制和约束,以保证消费者的利益。因此,纵观产业链条的整体布局,从上游到下游,从开采企业到生产企业,资源税负的增加都激励着企业提高自己生产的集约水平,减少资源浪费。

第三,培养居民正确的消费观。资源税改革后也会引导居民消费者培养正确的消费观,调整自己的消费模式和消费行为。例如用小排量代替大排量汽车使用,以步行带车行。在感受水价、电价上升后,提高节约用水用电的意识。这些行为和方式的转变是在贯彻科学发展观,有助于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但是为了保证居民消费者的效益,在以后的资源税改革中应该注意尽量增加替代效应减少收入效应。

第四,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资源税改革后,有助于完善资源价格体制,使得市场通过价格传导机制给资源丰厚的中西部省份带来更多的利益,使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大量企业进驻内陆也有利于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实现财富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此外政府可以将这笔资金用来补贴需要扶持的行业和生态资源的保护工程。

第五,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从企业角度看,开釆企业因为税负的增加提高自身的回采率,从而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生产企业因为资源初级产品价格的上升,更加珍惜资源的利用,改变原来挥霍型的生产方式。从居民消费者来看,资源产品,特别是生活产品价格的提高,使得消费者一方面节约能源使用,另一方面,使用其他环保能源替代应税资源,同样起到了保护生态的作用。从地方政府来看,因为财政收入的增加使得政府可以设置专项资金治理资源开釆中产生的污染和生态破坏。而且资源税的改革,特别是,从价计征方式的改革,使得资源产品价值价格化,幵采过程中的外部成本也可以通过市场价格体现。总的来说,资源税的改革,在完善资源税制的同时,不仅对经济起到调节作用,也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达到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目标。

资源税改革的负面效应。第一,短期内造成物价上涨,增加居民消费者的负担。由分析可知资源税负的增加短期内会推动物价的上涨,使得某些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价格上升。一方面,作为税负的最后承担者,消费者无法将税负再往下游转嫁,只能接受物价的上涨,使居民生活成本增加。另一方面,资源税改革对居民产生的收入效应使得居民的社会效用发生改变,对居民的生活造成极大影响。

第二,阻碍企业的生产经营。资源税负的增加使得开采企业的成本直接上涨,对于大部分处于竞争市场中的开采企业来说,他们无法将税负全部转移到下游企业,只能靠自己的能力将税负在企业内部销转。对于那些规模较小、资金薄弱的企业,势必面临着破产和倒闭的风险。此外,资源税改革的同时没有相应的改革资源税费制度,使得企业在资源税负上升的同时,还要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等其他费用。相对于下游企业来说,开釆企业增值税可以抵扣的项目较少,因此其增值税应纳税额也会相对较多,这些高额的税费使得开采企业成本增加,阻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对于资源主要的需求者,下游的资源生产企业主要承担着由于资源价格上涨带来的税负。

结语

虽然资源税改革会产生一些负效应,但是相比于资源税改革带来的正面效应,这些负面影响也是值得的。对于企业和消费者来说,短期内会因为税负增加而影响企业的生产和居民的消费。但是长期来说,一方面,物价几乎不受资源税改革的影响,居民也可以适应并且调整自己的消费选择。另一方面,企业也会逐步调整自己的生产经营,改进生产技术,开发新产品,减少税负增加的冲击。而且资源税可以作为成本费用在企业缴纳所得税前扣除,也减少了企业的负担。对于资源税改革最重要的一点是能够有效地节约资源和维护生态环境,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科学发展观。下一步资源税改革的方向就是在扩大资源税改革正效应的前提下减少负效应的冲击。具体可以概括如下:在资源税制设计方面,要通过扩大其征税范围、改变计税依据和提高税率的方式增加资源税收入,要取缔乱收费现象,同时合理安排资源税的分配制度;在企业管理方面,要对垄断寡头企业实行价格管制,要帮助扶植其他企业改善生产效率,出台相应税收优惠政策;在居民消费方面,要注重使居民的需求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要加强民生工程的建设。

(作者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本文系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资源型产业衰退识别机制法律问题研究”和牡丹江师范学院省级重点创新预研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4E009、SY201203)

【注释】

①李冬梅,马静:“我国资源税改革的经济效应分析”,《东南学术》,2014年第2期。

②林伯强等:“资源税改革:以煤炭为例的资源经济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③杨兴:“我国资源税改革研究—以新疆油气资源税改革为例”,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责编 / 王坤娜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资源税   效应   改革   影响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