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著名作家王蒙在参加山东广播电视台《新杏坛》节目录制时,与现场观众一起探讨如何让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本版经授权,将现场对话内容整理成此文,以飨读者。
不要怕吃苦,也不要怕曲折
主持人:王老您有一本自传,叫做《一辈子的活法》,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我经历了伟大,也咀嚼了渺小,有欣逢盛世的欢歌,也体会了乱世的杂嚣,我见识了中国的翻天覆地,同时也惊愕于世情的跌跌撞撞。”您少年就投身革命,19岁写成《青春万岁》,蜚声文坛,后来又有16年的新疆生活,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伴随您人生的大起大落?
王蒙:我想咱们中国的文化很喜欢讲一点,就是这个人不要怕吃苦,也不要怕曲折。像孟子讲的那一段,“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差不多人人都知道,都会背,那个意思就是不要怕吃苦。而且我还有一个体会,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你要吃苦,那么不降大任你更得吃苦。你以为不降大任你就能不吃苦了吗?没那个事!你想活下来,你就不能怕吃苦,因为我们曾经的生活处境是这么严峻。
我1934年出生,1937年北京就被日本人占领了,大街上都是日本兵,有带着狼狗的,有带着冲锋枪的,我们就是在那种条件下过日子。出北京的城门,必须给日本兵鞠躬,要不然的话,你不知道他是一刀捅过来还是放狗出来,这真是一种屈辱的生活。
中国正因为古代文明太发达了,我们一直处在绝对的优势地位,这种优势几乎不受挑战,即使蒙古民族入主中原、满族入主中原,你的文化也不会变,他们只能接受你的。可是这种优势也给我们的中华文化带来了危险,使它缺少一种迎接挑战的自我调整的能力。孟子说过,没有敌国外患,就是你碰不到这种危险的话,“国恒亡”。而我那时恰恰生活在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受到最大危难的时候。你想想,日本一下子占领了中国那么多地方,大部分沿海的大城市全被占领了,只剩下西部的一点地方。所以不要怕吃苦,你要忍得住,你要奋斗,我觉得这是一个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革命的思潮,给我的少年时代打下了一个光明的底色。我就不相信这个社会一下子乱了,没治了,总觉得还是会有明白过来的时候。如果有些不正常,那么这个不正常还有正常起来的可能。所以,这个光明的底色太重要了。当然,还有人民的那种质朴的乐观。按老百姓的话说,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受不了的罪。
我在新疆的时候,新疆那些少数民族的乐观,又是另外一种。他们的乐观是什么呢?维吾尔族人认为,人生下来以后,除了死全是乐,全是玩,全是漫游,都是逍遥游,天生的庄子一派就在那儿。这些东西对我的影响也非常大。
最后我还必须承认一条,我仍然有一种自信,困难一点也好,受到点什么委屈也好,我觉得我自己仍然是挺阳光的,咱们要良心有良心,要头脑多少还有点头脑,所以我总有一个信心,觉得明天会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