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腐败家族化”与 “权力家族化”相伴而生,腐败者既获得了实际的好处,又建立了腐败的家族关系网,其危害应当高度警惕。如果说腐败是癌细胞,那“权力家族化”就是恶性肿瘤,必须割除,绝不能让它扩散开来。归纳起来,治理“权力家族化”问题有教育、打击和预防三大对策。
【关键词】 腐败 家族 治理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令计划落马,其家族腐败的一系列事实也不断被媒体披露。令计划案并非孤例,梳理近两年来披露的一系列腐败要案可以看出,“腐败家族化”的表现非常明显。“腐败家族化”是指官员家族成员中有多人在政府任职,他们相互勾结,把岗位所赋予的权力用于侵吞国家、社会财富,以谋取家族私利。“腐败家族化”实质上与“权力家族化”紧密相关,家族化的权力通过家族成员的血缘或亲属关系形成联盟,并互相保护、共同影响,甚至控制社会的各个领域。“腐败家族化”与 “权力家族化”相伴而生,腐败者既获得了实际的好处,又建立了腐败的家族关系网,其危害应当高度警惕。
“腐败家族化”现象危害严重
中国古代“权力家族”是非常多的,典型案例有外戚专权、门阀政治等。中国古代的大贪官,无一不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几乎每个贪官的背后都围绕着一个家族。贾似道是宋理宗贾妃的弟弟,不是科第出身,因姐姐飞黄腾达,掌文武大权二十年,成为宋朝第一巨贪。再如明朝的严嵩父子等,历史上的官员腐败和“权力家族化”,不仅仅侵犯的是老百姓的利益,同时侵犯的也是封建君主的利益。按道理,君主对这种现象是极其痛恨的,但是他们往往出于种种考虑,对官场的腐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历史上,“权力家族化”的情形各国均有。即使到了近代,一些西方国家也曾实行过“恩赐官职制”或“政党分赃制”,这些都可看作是“权力家族化”的新变种,例如19世纪美国的“强盗式贵族”,日本的三井家族等。
有研究者将“权力家族化”分为三个类型:一部分是官,一部分是商,合作共谋利益,为合作型;多人当官,共同谋取利益,为参与型;家族成员从中协助,为协助型。其中最常见的是官商勾结的合作型,这种勾结敛财非常疯狂。原中山市市长李启红,利用公司上市、房地产开发疯狂敛财。李启红的丈夫、弟弟等家人齐上阵,编织巨大关系网,形成巨大家族势力,很多家族成员几乎是一夜暴富,这是合作型的典型案例。山西运城“房媳”张彦因两个户口和多套房产被停职调查,她的背后是以运城市原财政局局长孙太平为核心的“官员家族”——“房媳”丈夫孙宏军是原夏县公安局局长,孙家成员及亲属至少15人在运城市担任官员、公务员或国企领导,这是参与型的典型案例。上海房管局原副局长陶校兴涉嫌受贿案开庭审理,陶被指控受贿财物达人民币一千多万元。庭审旁听席上陶妻失控大哭,原来其子也参与其中,多次为父亲跑腿“拿钱”,这是协助型的典型案例。这三种类型还有可能相互交织,同时出现在一个“权力家族”之中。
在封建王朝时期,“权力家族化”会逐步发展,逐渐超出君主的控制范围,从而造成两种恶果:一是强权的“权力家族”直接推翻旧皇室的统治;二是“权力家族”互相勾结,横征暴敛,腐败泛滥成灾。当社会对于腐败越来越无能为力,民众的不满越来越集聚,那王朝的灭亡也就不远了。因此可以说,“权力家族化”是王朝覆灭的主要原因。
在社会主义社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家族将公共权力和公共财产据为己有,都是腐败,都是人民所无法容忍的。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能够打败国民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国民党贪污腐败、结党营私、不得人心,共产党人廉洁清明得到群众的支持。清廉是中国共产党的法宝和武器,而“权力家族化”如果不能得到遏制,会蔓延到制度和观念层面,对党、国家和人民造成极大的伤害。
中国人一直相信通过自己的诚实奋斗可以改变命运。不少“贪官二代”依仗父辈权势,聚敛数千万甚至上亿家财,如果“权力家族化”情况继续发展下去,人们的心态将会失衡,不再崇尚诚实与劳动,而是崇尚权力与金钱。当腐败变成一种世俗的风气,无疑是社会的巨大倒退。当前的腐败,大部分是个人行为,“权力家族化”造成了腐败的家族式行为,为了不暴露,“权力家族”要继续贿赂官员,拉更多的人下水,进而演变为全面、系统的贪污行为,那样的后果一定是灾难性的。“权力家族化”会造成资源的垄断,贫富差距拉大,利益层层勾结,甚至能够控制监督部门和媒体,造成社会各方面蜕化堕落,社会秩序混乱,甚至出现黑社会组织,使反腐败变得越来越艰难,造成政治的不稳定,动摇国家的根基。
“腐败家族化”现象有多方面原因
“腐败家族化”和“权力家族化”问题有经济、政治和文化三方面的原因。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财富急剧增加,但法治和监督短时间无法跟上。在这种情况下,利益就会分化,腐败与“权力家族化”就可能会出现。另外,市场经济中公平竞争的环境还未完全建立,利用权力寻租甚至恶意竞争的现象比较突出,这为“权力家族化”的蔓延提供了空间。一些家族化的腐败势力甚至是以推进改革和发展地方经济为借口,依靠权力打击对手,中饱私囊,投机取巧,大发横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