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
玉树州:生态文明融入灾后重建
玉树州位于青海、四川、西藏三省区交界处,地处三江源核心区,被誉为“万山之宗”、“江河之源”,在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中肩负重要责任。2010年发生的地震使这里敏感的生态环境变得更为脆弱。过去4年多来,玉树州牢固树立“用绿色感恩,用生态报国”的理念,把灾后重建与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结合,创新体制机制,尊重群众意愿,顺应自然规律,全面推进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同时,通过大力发展高原生态农牧业、特色旅游业等绿色产业,不断拓宽农牧民就业和增收渠道。如今,玉树已经全面完成灾后重建任务,为建设生态优美、特色鲜明、经济发展、安全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玉树奠定了坚实基础。
青海湖:保护与发展并行不悖
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和咸水湖,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是阻挡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是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宝库,同时孕育了独特而又厚重的民族文化。近年来,青海坚持“生态保护、科学研究、科普教育、旅游开发、社区共管”五位一体的治理方式,促进了青海湖流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青海湖水位连续9年上升,湿地水鸟资源种类和数量稳中有增。随着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环青海湖全国徒步大会等活动影响力的扩大,青海湖旅游内容不断丰富,旅游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此外,每年从景区门票收入中提取10%到15%的专项资金,全面扶持环青海湖乡村旅游(牧家乐)发展,带动周边地区农牧民增收致富,使其更加自觉地参与青海湖生态保护工作。
责编/周晓燕 美编/于珊
注: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原创文章,网络转载请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人民论坛》杂志”字样。书面转载请联系010-65363752或邮件至rmlt@rml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