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独家连线 > 正文

赵振华:新常态赋予“爬坡过坎”更多机遇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对于增速而言,我们反对唯GDP、不搞强刺激,主要是指不通过宏观刺激手段把经济强拉回10%以上的高增长轨道上。调控目标是稳增长,宏观调控就是要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而相机抉择,保障稳增长目标的实现

□宏观调控不只是一个技术,还是一门艺术,体现的是政府掌控整个经济、驾驭整个宏观经济的能力。所以,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观念、体制、方式方法也要与时俱进

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风向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般会对今年经济形势作出总结,对明年经济工作定调并作出部署。今年的经济工作会议是“新常态”思路提出后,召开的首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未来经济政策制定和改革走向,意义重大。如何理解“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如何理解新常态没有改变中国仍然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次会议又将为2015年的中国经济擘画出一幅怎样的蓝图?围绕上述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赵振华教授。

稳增长:明年经济工作重点

解放新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如何理解“稳中求进”?明年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是什么?

赵振华:稳中求进,首先要稳字当头。这个“稳”主要指的就是稳增长,将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控制在合理区间,在稳定增长速度的基础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会议明确提出了明年工作的五大任务:一是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二是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三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四是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 五是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这五项任务中,前两个谈的都是增长,第三个讲农业,实际上说的也是农业增长的问题。从中可以看出,明年经济工作还是要把稳增长放在第一位。当前,我国经济呈现出几方面的特征:从增长速度来看,正在从高速向中高速增长转变;从基本面来看,经济增速保持在适度区间,就业较好,通胀率较低,国内外收支更加平衡;从经济结构来看,各种关系更加顺畅了,如从收入和增长的关系来看,去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跑赢了GDP;从产业结构来看,现在基本上从“123”的格局转变为“321”格局;从区域结构来看,区域之间也更加协调了,中西部增速高于东部地区;从增长的动力结构来看,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的关系也更加协调,消费对整个经济带动的作用更大了,等等。总的来说,增长速度虽然有所放缓,但经济发展的质量在提升。

松紧标准取决于宏观经济形势

解放新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力度,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有度。但是结合此前的降息,市场上有预测机构把货币政策松紧有度理解为会偏松一点,例如,可能会在明年上半年继续降息。对此该怎么看?这与此前在宏观调控中特别着力强调的有定力、“微刺激”矛盾么?

赵振华:认为其矛盾,主要是误读了什么是宏观调控,也误读了我们怎么看待增速。宏观调控,是指政府利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市场经济运行进行引导调节控制以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调控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客观存在的,不能够消灭经济周期,但是通过宏观调控可以把经济波动的幅度减小,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十八大以后,我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稳”,增长率的波幅很小。2012年、2013年,我国的经济增长率都是7.7%,今年上半年是7.5%,全年预计也不会有大的起伏,应该在7.4%左右。这是很不容易的。相比而言,过去30多年间,中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但在高增长中存在不稳定、波动幅度比较大的问题。由此对比可以看出,近些年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得到了较好的实现。所以,会议强调,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对于增速而言,我们反对唯GDP、不搞强刺激,主要是指不通过宏观刺激手段把经济强拉回10%以上的高增长轨道上。这是因为,即使刺激上去也不是一个常态,供给上去了,但是需求没上去,最终还是要落下来,并会导致产能过剩等弊端。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关心经济增长了,不要增长了。相反,调控目标是稳增长,宏观调控就是要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而相机抉择,保障稳增长目标的实现。

就明年的财政政策而言,可能各界更加关注什么叫有力度。实际上,不只是要看财政投入多少,而且要看投入到哪些领域。例如,明年我国减少了财政的专项支出,加大对边远贫苦农村水利道路等的扶贫力度,这就说明财政政策的针对性更强了,效果也会更加好。就明年的货币政策而言,什么叫松紧有度?就是要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而调整,如果经济本身需要刺激,当然可以定向降准甚至降息,这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推动企业的投资,而不必拘泥于一定不能刺激、不能变。而变与不变的标准,就是看增速是否在合理区间,松和紧都是根据宏观经济形势来决定的。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